资讯

军用无人机:我来 我见 我征服

转载 2015-11-24 16:12 来源:科普中国
  “Veni,Vedi,Vici.”我来,我见,我征服,这句凯撒大帝的狂言,始终是从古至今军人梦寐以求的状态。实际上,即便武器技术如何发展,攻守双方手中的矛与盾都是此消彼长的,即便是机枪等划时代武器,最多只能侥幸统治某一处战场,却不能改变取得战争胜利必须付出巨大伤亡这一战争真理。不过,随着机器人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武器设计师们找到了实现“我来、我见、我征服”的新途径——那便是利用无惧伤亡的无人武器打败对手。

  1994年1月,美国通用公司从美国国防部得到一份“先进概念技术验证”的生产合同,为美军生产10架RQ-1“捕食者”无人驾驶飞行器。
  1994年7月,第一架RQ-1完成试飞,第二年年初,这些飞行器进入美国空军现役。1995年7月,美国空军把三架“捕食者”送到阿尔巴尼亚,取代CIA的老式无人机,飞行在南斯拉夫上空。1996年3月,美军又将一大批“捕食者”途径匈牙利运往波斯尼亚。此时,美军海军也开始测试“捕食者”,准备部署在航母战斗群甚至是核潜艇上。1999年,“捕食者”在波斯湾参加了 “南方守望行动”,在伊拉克和伊朗上空飞行。
  2001年,“捕食者”携带“地狱火”导弹和“毒刺”导弹试飞成功,装备了武器的“捕食者”无人驾驶飞行器的制式型号变为MQ-1L,M代表特种作战。美国空军和中央情报局的“捕食者”已成功地在伊朗、也门和阿富汗执行了对地打击任务。
  在2003年春伊拉克战争“中,“捕食者”无人机表现优异,在“无人区域”巡逻时借助机载设备照射目标,引导导弹攻击目标,通过这种方法,RQ-1“捕食者”无人机共摧毁了12个地面目标。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共动用了约50架无人机,主要是RQ-1“捕食者”、RQ-4A“全球鹰”和RQ-5“猎手”。
  由于RQ/MQ-1在历次战争中表现出色,美军决定装备一款性能更为先进的察打一体无人机,这就是RQ/MQ-9。RQ/MQ-9无人机也是由通用公司为美国空军、美国海军和英国皇家空军研发。它既可以执行察打一体任务,也可以执行情报、监视与侦察任务。美国空军在其作战试验刚刚结束后,就决定将其投入实战,并于去年3月组建了“死神”无人机攻击中队,即内华达州克里奇空军基地第42航空攻击机中队,还成立了专门的“死神”无人机工作组,开始研究战术、训练机组人员和进行实战演练。
  自全球鹰开始,无人机便大规模的闯入战场的天空,这些永不疲倦的鹰眼始终俯瞰着战场,寻找一切的敌人。而且从利比亚内战中北约使用来看,无人机在拥有近距空中支援能力后,完全可以改变地面部队实力对比。在拥有空中优势、充足的近距空中支援和远程遮断打击能力,同时能够从遍布战场的无人机获取完整的态势和情报的条件下,战斗力羸弱的利比亚反政府武装的同样可以容易的击败支持卡扎菲的利比亚原政府军队。对北约而言,无人机和其他支援战斗机飞临利比亚,完美的实现了最大安全系数的“我来我见我征服”。
  研究一下世界军火巨头的产品目录,我们会发现几乎每一家都有一系列成熟或者正在研发的无人武器系统产品。由于美国陆海空诸兵种都不断寻求新式无人机,而且对无人机的定位逐渐由单纯的战场观测侦查发展到空地支援等方面,诸如英国BAE研制了螳螂(Mantis)无人机,因思图(insitu)的搜索鹰(ScanEagle)。诺斯罗普格鲁曼除了 “全球鹰”外,还通过艰苦的试验,掌握了无人机加油技术成果,2011年1月以两架RQ-4实现了高空自主空中加油,标志其为美国国防部研发的KQ-X项目实现了技术突破。其他的美国军火巨头也同样要分无人机这块巨大的蛋糕,比如通用动力就专门研发了用于无人机的空投制导弹药组件,着名的无人机导航系统供应商罗克韦尔-柯林斯除了研发主翼破损助降系统外,还为2011年2月27日X-47B首飞提供了技术支持。
  由于看到无人机的巨大威力,各国军队和军火公司纷纷研发自己的无人机系统,例如俄罗斯就在莫斯科航空展示了一批俄罗斯无人机产品。而另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也开始自行研制无人机,比如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此前公布了一系列无人机研发计划,很可能在本次展会中展出模型。另外,以美国AeroViroment研制的手抛无人机为代表,很多展商都将展出以低技术水平遥控飞机搭配高性能传感器的低成本便携式无人机。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