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圆明园考古直播 无人机航拍助建遗址三维模型

转载 2016-08-19 07:13 来源:新京报

昨日,几位考古工作者正在圆明园远瀛观遗址现场进行考古挖掘,并进行了现场直播

在博物馆里,精美的瓷器、玉器甚至遥远时期的编钟透过展示玻璃展现在公众面前,不过,这些文物是怎么出土的、在与现代人见面之前经历了怎样的流程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却比较陌生。昨天,圆明园遗址公园首次在微博、微信、直播软件上直播考古实况。

考古地址紧邻大水法遗址

昨天通过网络跟公众“见面”的是圆明园远瀛观遗址,它位于长春园中轴线最北端,紧邻“热门景点”大水法,曾经是一座西洋钟楼式高台大殿,也是乾隆皇帝宠爱的容妃生活的场所。

历经沧桑后,游客在远瀛观遗址处只能看到一些汉白玉雕花石柱和散落的石构件。考古工作自今年6月启动,持续到11月底,这期间考古人员要在800平米的遗址内发掘散落地下的文物,了解这里的建筑工艺和结构,为下一步的抢险工作提供方案。

2013年北京市文物局批准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成立了一个团队,队中历史、考古等方面专业人员一共5人,专门从事圆明园考古工作。

昨天上午8时许,当记者来到远瀛观遗址时,考古人员已经开始了工作。他们拿着手铲在划好的区域内清理表层土,不到1个小时就有3件琉璃构件“露面”。

发现文物之后,考古的工作人员放下手铲,转而用竹签和刷子清理周边,在拍照和做过“身份”登记之后,一件琉璃瓦件才被捧出。

修复一件出土文物耗时数月

北京文物研究所工作人员、圆明园课题组组长张中华对这个场景再熟悉不过。他向记者介绍,从之前考古的情况来看,圆明园表层包含的文物比较丰富,昨天上午初步判断有十几件,能够看到的有蓝色、黄色以及没挂釉的琉璃构件,还有青花瓷片和粉彩片等瓷片。

在现场,考古工人们挖掘出的一个蓝色琉璃构件吸引了不少围观游客,据张中华介绍,这个构件上口径约25厘米、下口径约15厘米,初步判断体型较大。

这件琉璃构件的性质用途目前还无法判断,这需要待它被转移到室内后,经过专家联合的会商判断才能下结论。

圆明园出土文物很多。去年西洋楼遗址区养雀笼的考古共发现了1万多件文物,在一个25平米的探方内,1平米出土的文物大概是4到5件,张中华说:“考古工作虽然枯燥,但是我们每天都会有惊喜。”

出土的文物中,绝大多数是琉璃碎片,这些碎片要如何组成可以向公众展示的完整艺术品?目前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加点修复此前出土的文物,仅修复一件就可长达数月。

0 0

网友评论

验证码
×
  • 微笑
  • 嘻嘻
  • 哈哈
  • 可爱
  • 可怜
  • 挖鼻屎
  • 吃惊
  • 害羞
  • 挤眼
  • 闭嘴
  • 鄙视
  • 爱你
  • 泪
  • 偷笑
  • 亲亲
  • 生病
  • 太开心
  • 懒得理你
  • 右哼哼
  • 左哼哼
  • 嘘
  • 衰
  • 委屈
  • 吐
  • 打哈欠
  • 抱抱
  • 怒
  • 怒骂
  • 疑问
  • 馋嘴
  • 拜拜
  • 思考
  • 汗
  • 困
  • 睡觉
  • 钱
  • 失望
  • 酷
  • 花心
  • 哼
  • 鼓掌
  • 晕
  • 悲伤
  • 抓狂
  • 黑线
  • 阴险
  • 敲打
  • 心
  • 伤心
  • 猪头
  • 拥抱
  • 耶
  • 强
  • 弱
  • ok
  • 握手
  • 抱拳
  • 不要
  • 来
  • 拳手
  • 差劲
  • 爱你
  • 强壮
  • 牵手
  • 西瓜
  • 啤酒
  • 茶
  • 饭
  • 面
  • 香蕉
  • 香蕉
  • 玫瑰
  • 凋调
  • 示爱
  • 爱情
  • 国旗
  • 蓝球
  • 足球
  • 乒乓球
  • 瓢虫
  • 月亮
  • 太阳
  • 炸弹
  • 骷髅
  • 菜刀
  • 刀
  • 蜡烛
  • 蛋糕
  • 闪电
  • 沙发
  • 钟
  • 话筒
  • 钞票
  • 喝彩
  • 彩球
  • 鞭炮
  • 灯笼
  • 浮云
  • 给力
  • 互粉
  • 囧
  • 礼物
  • 熊猫
  • 兔子
  • 推撞
  • 威武
  • 神马
  • 压力
  • 耐你
  • 围观
  • 好激动
  • 走你
  • 笑哈哈
  • 吐血
  • 蹦
  • 加油
  • 无语
  • 安慰
  • 叹气
  • 拜托

1 2

暂无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