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无人机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转载 2017-12-06 07:32 来源:走近无人机无人机更新迭代,科技性能不断提升,智能化也不断升级。之前一期的短片视频《微型AI无人机》中简要介绍了一款新型智能无人机,同时视频末尾收录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科学系教授——斯图尔特·罗素尔中肯客观的表达出对于人工智能应用于无人机乃至各个科技产品的建议性态度。
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科学家们已经投入了很长一段时间,所有由最早依据想象力搭建起来的框架,正随着研究进程增砖添瓦欲待蓝图变成实景。如果此后身边的机器设备都能够独立遵循自嵌入的指令链去运转,能够根据其先进的知识学习来做出选择,那么它能否超越人类?
事实上,遵循当前的发展方向,下一代无人机必将由人工智能提供动力,当然,如罗素尔等科学家们所指出的“人工智能技术一旦用于制造不需要人类监管就能自动运行的武器,无疑会将科技推入施行危机之中,使得人类的安全和自由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一台机器不管有多高的智能化,也须要将复杂危险的机动权掌握在人类手中。
因此,下一代人工智能无人机仍然不可避免受到人类控制者的限制。即在技术可控的前提下,人工智能技术赋予人工智能产物一部分指令权限,免于对其进行繁琐的人工操作,例如无人机等机器自主做出决策(如避障、执法追踪、安全监管等),并以人类控制者的身份进行操作。
今年8月份在央视一套上线的一档人工智能现象级节目《机智过人》,在12月1日迎来第一批次的无人机类人工智能科技成果展现:
本期《机智过人》上半场是由天津大学机器人与自主系统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齐俊桐作为研发核心人员带队研发的无人机——一飞对战世界冠军羽坛名将鲍春来。在常规调试高度下实现对高速毛球的完美躲避(视频中:平均时速200km的羽毛球),即使是嘉宾提出临时调整高度对战,在技术人员的调整下也迅速修正状态,展现出完美优异的避障性能。
高速球VS一飞
双方人员赛场“激战”
无人机再次躲避成功
高度调整升高30cm
高速球下的完美躲避
下半场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导航与无人机技术研究所所长王红雨团队研发的“空中捕手”同时对战三名拥有多年飞行操作经验的超级飞手操作下的无人机,在干扰无人机存在的情况下准确捕捉目标无人机。
目标搜索中
实施捕捉
成功捕捉
说实话,同样是人工智能,很好奇假如让上半场主角与下半场主角相遇会是什么样一种奇妙的邂逅,一起猜一猜吧!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通知|关于举办2025年第一期中国AOPA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训练机构负责人能力提升培训班的通知
- 乘风破浪,逐梦低空!中国AOPA低空经济产业分会落户苏州,开启低空经济新纪元!
- 漳州发改委发布:低空经济| 东山县空中网格员“云小圣”假期飞巡不停
- 关于邀请参加“全国低空经济发展大会暨CEE2025中国(杭州)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的函
- 【权威解读】民航局发布农用无人机操作员培训管理规定,新规要点速览!
- 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发布《海南省支持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公开征求意见稿)》
- 极低成本无人机竞优比测拟于2025年2月22日在江西南昌开展活动初赛
- 零基础玩转无人机仿真,PrometheusSim限时内测活动开启!
- 填补国内空白!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训练设施交付
- 通知|关于组织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青少年航空航天及无人机教育专区展的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