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下的幸存者危机
供稿 2018-03-30 08:29 傲翼飞控 来源:傲翼飞控
巨头下的幸存者危机
年前一篇“大疆、极飞之后还有谁”刷爆了无人机圈,看完这篇文章后相信大多数读者都会对自己所处的无人机行业前景陷入沉思,短暂的沉思之后是一堆问题还是继续迷茫,正如标题上的插图一样,在向梦想奔跑的时候自身的能量在不断流失,我们能够保证身体内的能量足够坚持到终点么?对于广大无人机企业来说,有两个问题始终需要搞清楚:资本市场对于无人机行业的态度?中小无人机企业如何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常能听到无人机企业老总感叹2015年的无人机资本热来得突然去得也快。资本市场永远是逐利的,在跟多家投资机构的沟通中发现,并不是投资人不喜欢无人机行业了,而是他们不盲目喜欢了。只要有一份漂亮的财报,和清晰的商业模式,投资人依然会慷慨解囊。2017年只有少数资源强大的无人机公司融资成功。而没有融到资的企业首尾难顾,既打不开市场又不能加强研发能力。从而导致了2017年的囫囵,巨头们称之为行业洗牌。
巨头们乐于看见优胜劣汰,因为他们把握着生存发展的核心资源,所以他们会在生存下来后变得更强大,正如现在的大疆与极飞。根据2017年11月的植保无人机市场份额调查数据来看,大疆和极飞占领了60%的市场份额,其他所有植保无人机企业共占有40%。
大多数人都很清楚这个市场分割到底是怎么样的,事实上两级分化要比表面的数据来得更严峻。就像上面的漏斗一样,两位巨头牢牢占领着大块市场,而下层的中小企业不得不在有限的空间里去抢夺更加有限的资源。巨头们的策略很简单,等到下层的竞争者激烈拼杀后再集中打压幸存者。这样一劳永逸的方法简单粗暴,却很实用。而下层的斗士在仰望顶层的欢声雀语的同时也在苦苦支撑,希望能终有一天能够穿过狭小的通道进入巨头行列。漏斗的基本原理便是让有限的沙粒通过狭窄的洞口缓缓从上流到下,而在无人机这个市场中,上层的巨头所掌控的资源能够无视地心引力,从上而下吸收下层的所有营养直至下层剩下一堆白骨。
明白这一点之后,想要通过通道跟巨头们分庭抗礼,无非就两个方法:
其一,撑开通道口,让大家一起走向上层。
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却十分困难。沙漏的通道口就像是企业发展的瓶颈,要突破瓶颈首要解决产品问题。产品企业价值的浓缩,而一个好的产品代表的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它不仅需要优秀的研发团队,生产团队,营销团队,还需要有一套完整高效的管理制度。这些都是上层巨头长期积累的优势,即便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立的,这种突破方法显然不符合大部分无人机企业。
其二,打破沙漏模式,建立新的公平公正的模式。
打破沙漏的力量无非是外力和内力。外力则为国家政府层面对于农业发展的支持,普惠的政策有利于所有植保无人机厂商也包括大疆和极飞。这种外力会被上层的巨头们部分吸收,因此打破沙漏的核心在于沙漏内部。全国数百家无人机企业拥有各自的资源和能力,如果把这些力量集于一处而施放足以击破沙漏的限制。
要整合这些散乱复杂的力量确实不易,这里有家公司建议大家可以了解一下,或许它的模式能够带给大家一些思路。南京傲翼飞控是一家拥有全球独创飞控算法的无人机企业,创始人曾受邀并主导了日本福岛核电站勘测项目,在日本科技圈拥有极高的赞誉。该公司目前主打6kg小载重植保无人机,“飞控+”的思路使得该公司产品S-6一下成为市场热门的爆款,在还未正式发布的时候已经签订来自国内国外总数超过800架的订单,紧随其后的是下一轮超过2000万的融资。而他们的模式则是把每一家植保无人机企业当做合作伙伴,把自己最有价值的研发实力共享大家,为每一个合作方提供定制化的整体解决方案。这种取长补短的合作模式能够使得每一方都能够从中获利,节省成本,从而集中力量突破瓶颈。
(图示为S-6植保无人机)
年后得知一位从事植保无人机行业的朋友突然不做了,现在去卖农药了。而最近又接到许多寻找植保无人机产品的电话,仔细一问人家想成立公司专门做植保无人机服务。突然感叹道植保市场依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这是一个残酷的行业,也是一个充满未来的行业。每年的植保机保有量都在高速增长,同时每年也有企业被巨头击垮被迫退出这个行业。在这个前有埋伏,后有追兵的时刻,我们应该如何幸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