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河南省首次开展无人机飞播造林试验

转载 2018-07-05 07:47 来源:河南日报

  “到达播区,高度100米,航速40km/h,开仓!”7月1日下午,随着操作员按下手中遥控器按键,百米高空那只展翅高飞的“小鸟”开始播撒希望的种子,一粒粒油松种子随风飘散在辉县市东部山区苏枣岭上海拔800多米的荒山上。

  7月1日至2日,我省首次开展无人机飞播造林试验,地点选在北部太行山区的辉县、修武,试点面积2500亩,就此揭开我省采用无人机飞播造林的序幕。

  记者在现场看到,地面上每隔一段距离铺设的白色接种布上,或多或少都接到些油松种子。“每张布上超过4粒,就代表合格。看,无人机飞播效果还是不错的。”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飞播站站长霍宝民说。

  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摄影航拍、农林植保、抢险救援等领域,但用于飞播造林还比较少见。“无人机适用于目前我省较为分散的小片造林地。”霍宝民解释,经过30多年飞播造林,我省集中连片的山区宜林地越来越少,飞播更需要精准投放。

  河南播荫植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徐伟说,无人机相比直升机更加机动灵活,飞行高度能低至100米以下,可以预先设计飞行轨迹,也能手动操控。而且,无人机不需要固定的机场和跑道,只要是一块平地就能起降。

  此次飞播采用的这架无人机是双旋翼油动型,呈倒三角形,长约2.2米,宽约1米,重约65公斤,确实比较轻巧,两个人可以轻松抬起。该机型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载种量在50至75公斤,是普通小型无人机的数倍,架次飞播面积在150亩左右。

  两日来,无人机分别进行了载种量、航速、飞行高度、种子流速等不同参数试验,以期为来年大规模推广做准备。

  霍宝民说,采用无人机新技术实施精准飞播造林,是探索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新途径,对于解决我省伏牛山、太行山山区困难造林地造林问题以及矿区生态修复都具有重要意义。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