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极飞、大疆两重大山下,这架植保无人机攻下了全国 100 万亩耕地

转载 2019-08-16 17:32 来源:民用无人机

  在几乎垄断航拍无人机市场之后,大疆于去年年底正式宣布为自己找到了一条新的赛道——农业植保无人机(据大疆方面介绍,大疆其实最早在 2015 年便开展了农业植保无人机项目,只是当时未宣传),然而在这个领域,其实早就盘踞了另一个巨头——极飞,这家成立时间达 11 年的企业在农业植保无人机领域夜已经耕耘了 3 年之久。—— 显然,极飞与大疆绝对算是农业植保无人机领域最大的两大巨头,同时也是其他竞争者心目中的两重大山。

  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 蜂巢科技(以下简称蜂巢)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农业植保无人机企业却在两年时间内累计服务了全国超过 100 万亩的耕地,这个数字虽然与极飞 2016 年 200 万亩以及 2017 年截至 9 月的 1200 万亩成绩相比仍有差距,但对于一家成立仅 2 年的创业公司来说也算是相当不错了。

农业植保领域的 4 类参与者

  据了解,蜂巢科技的创始人兼 CEO 吴国宁毕业于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曾有海外留学经历,2008 年回国创办过一家智能硬件公司,将公司出售完成退出之后去了一家投行工作。说到再次创业的原因,吴国宁援引《从 0 到 1》中的观点,表示机器应该替人们做那些简单重复的劳动,“而机器人则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机会,而且无人机替代人类重复劳动的序幕将由无人机农业植保打开。”因此,2015 年底吴国宁离职并创立了这家主打农业植保服务的蜂巢科技。

  当然,农业植保无人机领域已经越来越拥挤,不过,在吴国宁看来,植保无人机对农业带来的革命其实还并没有到来,蜂巢的创业时机正恰到好处。吴国宁将涉足农业植保领域的无人机企业大概分为 4 类:

  第一类企业以大疆为代表,主要看重硬件售卖。

  第二类企业以植保无人机服务交易平台切入,做的是一个帮助农场主与无人机飞防队伍进行订单对接的 O2O 软件平台,这类企业主要有农田管家、农机狗、帮农忙、大田农服务、蜻蜓农服等。

  第三类企业是软硬结合的主打无人机植保服务的企业,模式较重,代表企业有极飞等。据了解,极飞自营植保团队一度高达 800 多人,自营模式的好处在于更加可控,但其也为公司带来了极大的资金压力。

  第四类企业不自建飞手团队,主打轻资产的加盟商模式。吴国宁认为蜂巢正属于这类企业,他们打造开放生态,让拥有传统农业渠道资源的农资经销商,农业合作社加盟蜂巢,以此为农户提供植保服务。

  吴国宁认为蜂巢在模式上与市场上其他公司完全不同。而在与极飞的对比分析中,吴国宁则将公司比做成一个热气球:当升力一定的情况下,“负重”越轻则企业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而极飞重资产的自营模式实在是太重了,而这也是蜂巢在创业之初便希望极力避免的。

  因此蜂巢科技选择了模式更轻的加盟模式,而且其还特意选择了拥有传统农业渠道资源的农资经销商、农业合作社作为其潜在加盟对象。“农资经销商传统上仅仅只是售卖、配送农资产品等,然而,现在的农资经销商已经开始涉足农业服务,更重要的是他们跟农户更熟悉,更了解当地市场和需求。”

  据媒体报道,极飞似乎已经意识到了重资产的弊端,并做出了一定的改进:用户既可以自己买无人机回去,组建植保小分队;也可以加入极飞直营团队,由极飞提供飞机、电池等设备,只需要向极飞支付每每亩地 4 元的费用就好了。相比之下蜂巢似乎更加彻底——不建自营团队。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蜂巢在直接对外售卖植保无人机的同时,还采用了一种类似于共享单车的无人机共享模式,加盟商交了加盟费之后即可预约无人机,届时,京东(蜂巢的合作伙伴兼 pre-A 轮投资人之一)的团队会将无人机送到加盟商手中供其使用,而一个作业期(大概 10-15 天)之后再次收回飞机。目前,蜂巢目前已经从南到北分别在海南、湖北、山东、内蒙、黑龙江等地布局了 20 多个点,根据从南到北作物成熟时间的差异性,配合共享的模式,提高了设备的使用频率。

  据吴国宁介绍,正是这种模式上的创新使得其在过去的两年内成功服务了全国 100 多万亩耕地。而且, 仅加盟商的加盟费就已经使得蜂巢差不多实现了收支平衡。

  蜂巢的硬件迭代之路:誓要解决无人机续航问题

  当然,蜂巢科技的创新不仅仅表现在商业模式上,同样也表现在无人机技术研发上。

  据了解,2015 年 12 月,蜂巢科技成立仅仅两个月之后,其第一款植保无人机产品——工蜂 1 植保无人机便已经量产。2016 年 12 月,其又量产了工蜂 2 植保无人机。

工蜂 1 和工蜂 2

  工蜂系列无人机具有仿地形飞行、断电断点续喷等特点,喷幅 4 米,单个起降作业 20 亩,单日作业效率 300 亩以上,可用于播种耕作、施肥施药、除草授粉等。蜂巢官方宣称其作业效率是传统方式的 20 倍以上,而 35000 元左右到整机售价也仅是市面部分其他品牌植保无人机的 1/3。

云蜂(暂命名)

  如果说蜂巢的前两代产品走的是一种跟随路线的话,那么蜂巢将于今年 12 月发布的云蜂(暂命名)则是其创新路上里程碑般的尝试。

  云蜂从四轴旋翼升级成了更加稳定的六轴旋翼。“轴越少,结构越简单,稳定性差一些,但换来机臂的刚性更强些,因为轴越粗越结实。轴越多,稳定性越好,但是撞击之后,抗击打能力更差一些。所以六轴,既有八轴的稳定性(大疆的 MG-1,MG-1S 均是八轴无人机),又有四轴的结实程度(极飞的 P20 是四轴无人机)。”吴国宁介绍称。

  另外,为了提高无人机的使用效率,云蜂还抛弃了传统的上中下的机身结构(即药箱、电池、飞控呈上下排布),转而采用前中后机构。吴国宁称药箱、电池、飞控前中后的排布方式主要有三大好处:“首先,更适合更换电池、药箱,让换电池、换药变的轻松;其次,大大节省了相邻两个作业次序之间的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再次,从维修角度来说,模块化的维修让售后变得更容易。”

  据了解,云蜂一共具有三种配置方案可选,分别是低配、中配、高配版。其中低配版就是无人机产品;中配版是无人机+额外配备的模块;高配版则无人机+模块+无人机基站。而无人机基站则是蜂巢此次产品升级的最大亮点。

  吴国宁认为近年来无人机行业正处于一个瓶颈期,无人机虽然具有非常大的前景,但其行业应用却没有得到大力展开。吴国宁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电池续航太短,二是无人机并未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黑飞频繁。为此,蜂巢决定通过研发无人机 2.0 系统(无人机+无人机基站+云平台)来解决这个问题。

  据介绍,该无人机基站是一个类似小型停机坪的自动控制装置,是一款全天候无休自主系统。在农业场景中主要具有以下功能:1、自动更换电池,2、自动加农药,3、监测功能(检测周围环境,作物生长周期等),4、连接云平台(完成数据与云端的上下行)等。“而当个人将失去对无人机的操控权,黑飞现象也将被终结。”吴国宁如此表示。

  另外,吴国宁表示未来该系统的应用场景也将不局限于农业行业,包括物流、电力巡检等行业也可使用同样的技术。“假如从天津塘沽海边到北京架设几个这样的基站,消费者或许能够在几个小时内吃到刚刚从海里打捞上来的海鲜。”吴国宁举例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一家名叫 Airobotics 的初创企业也在进行类似的无人机“加油站”的研究,今年 9 月,其刚刚获得由蓝驰领投的 3250 万美元融资,而蜂巢也于近日刚刚完成 6200 万 A 轮融资。吴国宁表示自己家的产品将比 Airobotics 的产品尺寸更小、但载重更大。据称,蜂巢科技的无人机基站产品也已成形,技术也已经测试成功,将于 2018 年产品化,预计 2018 年上半年正式发布。

  目前蜂巢科技团队一共具有员工不到 50 人。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