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面向未来低空物流的苍穹计划研讨会在沪召开

原创 2019-08-28 17:37 陈昊 来源:无人机网

  8月27日,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华东无人机基地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华东无人机基地成功召开。主题为“面向未来低空物流的苍穹计划”的物流无人机研讨会同期召开,与会专家从无人机设计挑战、无人机适航审定、无人机适航管理、无人机物流应用新机遇、苍穹计划、物流无人机商业模式、低空空域无人机管控系统解决方案、工业无人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发表主题演讲。

  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 刘洪

  刘洪先生介绍到:无人机产业的迅速发展,当前无人机设计中适航标准尚未成熟,缺乏适航标准导致当前应用的无人机普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无人机适航面临着无人机种类复杂、无人机用途广泛、无人机军事用途广泛等问题,而定义和建立安全边界以及欧盟统一无人机法规是两个有效措施。此外无人机设计还面临着低成本和精细化设计之间的矛盾、复杂的安全性设计、低空空域及不可预见性的复杂条件三大挑战。无人机产业发展面临着专业人才的短板、无人机学术研究的短板、无人机设计加工制造技术三大难点。面对这样的挑战和难点,无人机设计创新学术研究以及以“苍穹计划”理念推动无人机设计是两大有效策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研发部 宫建

  宫建先生提到:智能低空运输体系是以通航(及以下)机场为主要节点,以低空空域的航线为网络,以无人飞行器为主要运输工具,通过中心架构的大数据、云计算、AI等能力调配,依托航空、航天、通讯、物流、物联网、全球定位等技术,在独立的安全监管体系内运行的高效智能运输网络体系。而金山作为“苍穹计划”的一部分,凭借其地域条件、空域条件和产业条件特色,有着建立南方民用无人机研发基地、建立海洋无人系统研发基地、合作建设共性技术中心、建立通航总部基本等合作设想。

  上海优伟斯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创始人 刘建冬

  刘建冬先生从物流无人机行业现状、货运无人机商业运营的意义、无人机发展战略及计划等几个方面介绍了物流无人机商业模式。此外刘总还以杭州湾物流无人机运营试点为例对无人机运营场景进行重点分析。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航空器适航研究所无人机审定技术副研究员 郝志鹏

  郝志鹏先生提到:中国是无人机产业大国也是无人机应用大国,并且其在消费级和工业级应用广泛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提高了技术水平。而国内无人机主要以固定翼、旋翼机(多旋翼和直升机)、垂直起降固定翼为主,截止2019年7月底,国内无人机生产企业1577家,无人机登记数量345135架,无人机用户数量324006位。综上现状对适航审定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而无人机适航管理总体思路是基于运行风险的无人机适航管理,必须坚持一种方法(风险划分),一个体系(适航体系),一套标准(技术标准),一份证件(设计生产)四个一的管理思路。

  中国民用航空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 张柱国

  张柱国先生介绍到:无人机数量迅速增长,黑飞、扰航事件时有发生,增加了民航安全隐患。据统计,2015年全国共发生无人机扰航事件4起,2016年猛增至23起,2017年仅上半年就发生25起无人机违法违规运行威胁民航安全事件,其中20起造成航班调整、避让、备降、延误。国外方面,FAA统计数据表明无人机和飞机的危险接近事件从2014年之后逐年飙升,至2016年多达650起。2010年欧洲范围内无人机碰撞事件和险些碰撞事件近1000起。运输类飞机与无人机有可能在空中发生危险进近或碰撞,进而对运输类飞机产生严重危害,世界各国都在着力从立法角度和技术层面采取对策管控运输类飞机与无人机发生碰撞的风险。而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也根据民航局领导要求,开展运输类飞机与无人机碰撞后果及安全风险研究。

  上海锋飞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顾鹤凌

  顾鹤凌先生首先介绍了民用无人机的技术趋势,2010年以前是DIY时代(1.0),行业主要以DIY为主,对飞手的操控要求高,炸机是家常便饭;2010年至2015年Hands-off时代(2.0),以ParroAR Drone 和DJI精灵系列无人机的发布为标志,有GPS/光流辅助定位,对飞手要求大大降低;2015年至2010年,Eyes-off时代(3.0),以开源飞控兴起为标志,监管逐步放开,硬件成本降低,超视距飞行技术与远程无线数据逐步成熟;2020年之后,以5G为载体,以云计算、AI为核心,极少甚至无需人工介入,无人机服务即可自主运营的4.0时代即将来临。此外顾总还从物流市场的规模与成熟度,无人机在物流市场应用的SWTO分析、无人机物流应用的相关企业等方面做了主题分享。他认为好的产品离不开世界级的设计、成本优化和客户价值三个要素,以及质量、人事、行政、财务、法务等支撑平台。而锋飞也凭借其团队、技术和成本优势已开发出有效载荷350kg的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技术平台以及经DULV认证的电动载人双座飞机。

  国家空管飞行流量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教授、副主任 张洪海

  张洪海先生首先从无人机的应用市场、安全与效率问题、民用无人机运行管控体系等方面对无人机行业进行了需求分析。此外,低空空域具有混合多样、自主灵活、影响随机、管控差异等特点,其管控总体方案则需要非合作无人机主动防御机制、合作类无人机运行协同管控和基于多模融合组网的数字低空环境构建配合使用。

  欧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CEO/德国智能城市交通协会会长Thomas Reichenbach

  Thomas先生主要介绍了德国无人机市场前景与合作机遇。目前德国工业无人机市场主要集中在物流、监控市场领域。在物流方面超过100公里的物流市场刚萌芽,市场前景很好,300-700公里内的物流园之间的市场需求很大。在监控监测领域,主要集中在60分钟以内的探测、拍摄、监控任务,主要使用40-100公斤的无人机应用于环保、消防、污染源探测交通、会议安保等领域,也有高压电网维护的短任务以及例如海岸监测、地区气候数据采集、环保数据采集等12-24小时长时间监控任务。其他如农林植保、森林火灾防护、载人无人机等领域也有应用。而在合作机遇方面,德国凭借良好的工业基础,较强的精密加工能力,发达的航空产业,可提供可靠的产品。具体来说,德国可信赖的发动机技术尤其是混合动力发动机将成为合作重点。而在整机设计方面,凭借丰富的经验,其具备低成本、节能环保等优势。另外德国发达的复合材料工业也给航空零部件的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