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测温、无人机消毒、无人机喊话……大疆在抗疫期间到底做了多少事?
转载 2020-03-14 11:56 CSDN 来源:CSDN疫情防控期间,为了响应国家“不聚集、少出门”的号召,也为了保护一线防疫人员的安全、全国上至各省下至每个村,都付出了不少的努力。而在这次疫情当中,“无接触”式的各式装备无疑是最热门的防疫“黑科技”,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从非接触式红外测温装置、AI 大数据采集、到送药机器人等,既要保障防疫工作细致到位、安全可靠,又要尽量保证防疫人员的安全问题不掉队。而在这次疫情当中表现也十分亮眼的无人机,可谓是高端又亲民。
一位老奶奶出门前未戴口罩,村里人用无人机喊话提醒
同时,无人机在这个特殊的疫情期间,在测温工作上也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那么,无人机测温主要在哪些场景解决了什么问题?背后运用了哪些技术?这些技术有哪些亮点?
为此了解答以上问题,我们采访了大疆负责测温技术的技术工程师王可见,带我们深入了解疫情期间,无人机测温的技术原理及应用场景。
CSDN:请简要介绍一下大疆无人机在本次疫情中的应用情况及相关案例。
王可见:这次疫情发生后,大疆无人机主要在4 个场景发挥了作用:
1、巡逻疏导:大范围巡逻,疏导拥堵道路、全面排查公共区域,疏散违法聚集人员;
2、防疫宣传:无人机喊话宣传防疫知识,机动监督人员防疫规范;
3、物资投递:无人机投递包裹,进一步减少人员接触与流动
4、喷洒消毒:低风险高效率进行消杀防疫工作
最后大疆又推出了针对人体测温的测温版方案。无人机在各个场景中都贡献出自己的一部分能力,帮助这次疫情发挥自身价值。
CSDN:大疆在这次抗疫行动中,投入的无人机类型、架次及相关的航行时间,有哪些具体数据?
王可见:截至2月8日,从新闻报道来看,疫情防控中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广播喊话、高空巡视、喷洒消杀等用途,新闻数据显示,已经超过18个省、自治区的50多个县市正在使用无人机进行防疫宣传广播与巡视。此外大疆农业响应各地政府消杀的需求启动了“疆军战疫”活动,鼓励和支持植保飞手参与政府组织的消杀,大疆农业植保无人机全国累计消杀作业面积已超6 亿平方米,服务超过千座村落。
T20 农业无人机作业前的参数设置
无人机正在消杀作业
个头很大的 T20 农业 无人机
CSDN:大疆的无人机测温使用的是御 Mavic2 双光版,这个方案的提出过程大概是如何的?
王可见:其实我们很早就得知有用户用双光版包括 XT 系列的相机用于人体测温上,但因为这两个版本的摄像机最开始研发主要是针对工业场景应用,它的测试是用于一些大的物体,实际上不适用于人体测温这种精细的测温场景的。所以研发团队也开始考虑能否基于我们现在的设备,最短时间内推出一套可用于人体测温的产品的解决方案。
我们在 2 月 3 日时着手考虑这套方案,到确定方案是 2 月 10 日左右,名称为「棉签方案」,主要引入棉花棒作为“热成像传感器+黑体”。2 月 13、14 日方案正式进入到实际场景中测试,后续我们又再打磨了这套方案,将精度达到某一个温度下的范围内,才给到我们的测试用户进行实际操作使用。
CSDN:传统黑体是什么样的?为何要使用棉花棒作为黑体?
王可见:平常的黑体大概是一个大音箱的大小,需要放在桌子上,并且是大功率的供电,不能够移动,更不可能跟随无人机一起移动。而黑体的重量,使得将黑体放在无人机上的想法也不现实,如果使用传统黑体,那实现无人机测温就很难了。
CSDN:在引入棉花棒作为“热成像传感器+黑体”解决方案的时候,除了飞行中的测量偏差、棉花棒温度变化问题、交互操作流程等问题,还遇到哪些技术上的挑战,最终是如何解决的?
王可见:在疫情初期,我们在抖音上看到了一个应用案例,有人用御 Mavic2 行业双光版测体温,结论是:相当不靠谱。当时我们就一直在想可行的方案,随即我们接到了武汉市硚口区的一个需求,希望无人机能够在高空中测温。因为大家都被要求在楼里隔离,希望通过测温筛查出提问异常的居民。我们飞机红外测温在当时的情况下满足不了精准度。于是研发紧急部署,开始研究相机测温高精准度的解决方案。
传统室内固定红外设备人体测温,方案有几个关键点:
a.因为人体测温精度要求高,而红外传感器非常不稳定,必须要有已知温度点(通常是黑体),做实时标定修正才能达到人体测温要求;
b.黑体通常比较笨重,而且要大功率供电,不可能带上无人机;
c.黑体在画面中的必须固定才行,而且最好是室内无风环境。
这时,团队已经确定了黑体进视场的讨论方向,之前我们的无人机测温精度是±5℃, 距离人体测温的最低要求±0.5℃,差了一个数量级,除此之外,无人机不仅没有黑体,而且场景也不固定,大家在讨论群里各种支招、各种想法,仔细一想都不太可行,然后跟大家解释为什么不可行, 同时也在想其他办法,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然后想到,既然不能有理想黑体,还不能搞个简易黑体?简易黑体可以是墙面,可以是桌子,可都不能在画面固定位置,更不可能装到无人机上。后来决定这个黑体不仅要耐热,且要跟飞机一起飞上天、一起启动。最后就想到小泡棉之类的材料,不仅轻便而且温度也稳定,材料也好找。
大疆负责结构的同学很快就搞定了载具。自此开启了一系列问题的快速迭代和验证方案,如
a. 简易黑体还有一个难点:无人机起飞后桨叶带来的气流,这个简易黑体的温度稳定的稳定性如何?
b.简易黑体装在无人机上还不能占据红外相机的太多视场,疫情期间,物流停运,简易黑体要好找,验证后发现棉签最合适;
c.结构件不能太复杂,工厂和物流都停工,3D打印机到处都有,可以发图纸给用户自己搞定;
大疆测温无人机图纸效果图
CSDN:在这个过程中,无人机本身要对棉签的温度做一些什么运算或者说基于什么方式做判断?
王可见:这个棉签有两个重点:1、要随着机器移动;2、它在支架上是一定不可动的。棉签绑在机器上,画面能拍摄到这个棉签,而这个棉签的版本是有一个侧面镜的步骤,在侧面经的过程中选到了棉签的点,系统会实时反馈那个点的温度,它会不断去反馈那个点的温度,基于这点温度作为修正的参考值。如果是普通的黑体,飞机无法飞起来、即使起飞后也会晃动,那黑体就发生了变化,就无法识别了。
当初处理黑体问题时,我们首先解决了结构件的问题,也就是说解决「有什么结构件能放在云台上可固定」的问题。因为疫情期间,物流不是很方便,所以当时我们紧急让负责结构的同事做了结构图出来,并且是通过 3D 打印马上可以打印出来,直接将图纸发给用户,让他们自己打印出来使用,效率会高很多。
无人机配合棉花棒成品图(侧面)
无人机配合棉花棒成品图(正面)
CSDN:棉签分为木头棒、塑料棒材质,还有棉花头,这些会影响测温的准确度吗?
王可见:材质温差这方面倒还好。我们也有推荐的一套材质,因为测试时发现 10cm~15cm 这个长度距离的棉签在画面中所占据的区域会比较合适,棉签粗细程度正好跟我们的结构件比较吻合。对于材料方面,过去正常出产品我们不仅要实用还要好看,这次我们主要考虑便携、快速、实用。
还有一个重点,测温必须要有一个「收敛取值」的过程,在我们进行方案测试时发现,校准的时候需要棉签接触额头来进行测温校正,如果当时环境风较大,或距离较远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晃动,棉签接触额头时就会有所偏差,会导致测温误差偏大。所以我们在这种场景中又增加了一个变焦功能,在接触额头时可以将画面放大,可以更精准地接触到人的额头的区域,以此作为测温校准的一个基础值。
基于用户的角度,为了避免用户拿到无人机后再升级附件等繁琐的工作,我们设计了一个特殊版本的 App,这个变焦功能在 App 里,用户只需要安装App 就不需要做针对性的升级了,节省用户的时间。
工作人员操作测温无人机遥控器
CSDN:棉签大概占画幅当中的多少位置?
王可见:很小,大概占画幅几十分之一。相当于在屏幕当中占了一小点,能保证每次能点上去,同时又不会遮挡太多画幅。
CSDN:目前这套方案在哪里应用得较多?
王可见:因为这套方案有一定的学习成本,以代理测试、推动为主,所以具体数据目前还没有回收,目前可见的信息显示是上海使用得较多,包括在小区里测温、高速路口应用等。
新闻报道上海某小区利用改装后的御2行业双光版无人机进行区民体温监测
御2行业双光版无人机对返深大巴乘客开展测温工作
无人机测温
CSDN:目前除了个人消费者使用,无人机更多是什么单位或机构使用较多?
王可见:其实除了御 Mavic2 行业版,还有一些大无人机也被公共安全机构广泛使用。M200系列大无人机是可以装喊话器的,像大喇叭一样。举个例子,目前深圳交警就是直接用这款机器挂在喊话器,在高速路、收费点上,向要进入深圳的小车喊话,告诉他们要扫码登记才能进入深圳。不同于收费点固定的喊话器,它可以一路飞到很远的队伍后面,告诉后面的车主提前扫码,缩减他们进入深圳的时间和排队的时间,这对于交通方面也是有非常大的帮助。
深圳交警无人机飞控手正在操作 经纬M210RTK
带着申报二维码的无人机一路飞向队伍后排,用搭载的喊话器通知司机提前申报
CSDN: 除了Mavic2行业双光版之外,还有哪些机型应用到了本次的抗疫行动中?
王可见:悟系列、农机T20、M200系列、M600、精灵系列等
CSDN:这次疫情是否催生出了新的无人机应用场景?你印象最深的有哪些?
王可见:出于应急考虑,针对已经有我们御 2 行业双光版无人机的用户,大疆在测温工作方法上做改进,让无人机测温更靠谱点。当然无人机测温时,务必在无人机与被测者之间保持安全距离。虽然使用无人机测温能在一定范围内做到疫情的防控,但最好采用专业医疗设备检测以减小结果误差,并作为主要判定依据。
总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除了保障安全与疫情防控外,还有交通、农业、物流等等各个领域的问题需要解决。无人机无疑成为了打破地域空间束缚的一把钥匙,如今还加入到了疫情防控测温的行列当中,为安全防疫添砖加瓦。也帮助各行业从业者创新作业流程、部署安全生产带来了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