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牵头完成业界首次“面向低空智联网的5G-A无人机可信接入”技术验证
转载 2023-11-22 09:44 中国移动研究院 来源:中国移动研究院近日,中国移动研究院与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联合中兴通讯完成业界首次“面向低空智联网的5G-A无人机可信接入”技术验证,在5G-A网络中首次引入新型无人机标识,端到端拉通芯片模组、网络、飞控平台,全面验证了无人机标识识别、鉴权、管理等核心能力,奠定了5G-A网络对网联无人机高效管控的基础。未来可进一步发挥中国移动网络优势,助力构建全面覆盖、可管可控、智能开放的低空智联网服务体系。
低空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的新型基础服务载体,其牵引和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今年6月28日,我国颁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网联无人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产业整体仍面临可信接入、网络管控、低空感知、平台管理服务等诸多挑战,亟需系统性构建低空智联网能力体系,奠定运营商在低空经济产业链中的枢纽地位。
为打造全场景全能力低空智联网,中国移动研究院在能力体系建设、标准化、产业推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布局,提出“1+5+N ”的5G-A网络能力总体架构, 切实推进赋能网联无人机应用;在3GPP SA1 R19 牵头无人机业务需求项目研究及标准制定,推动通信网络对无人机航路监测优化、无人机避障等典型场景的深度支持,在3GPP SA2、CT等工作组主导相关方案推进,标准创新能力凸显;面向低空智联网监管的严苛要求,提出低空感知目标关联通信等多项定制化方案,解决监管痛点问题,加强核心能力构建。
本次技术验证创造了三个业界首次,首次在终端侧完成新型无人机标识的引入及能力适配,首次在网络侧通过升级支持UAS网络功能完成无人机可信标识的识别、映射、鉴权授权及全生命周期管理,首次在飞控平台侧完成与核心网能力开放平台的对接、实现标识与运营信息的绑定,端到端实现了5G-A无人机接入可管可控的基础性变革。
未来,中国移动将面向低空智联网的全新定位,携手无人机生产商、系统服务提供商、通信设备供应商,以及关注低空网络信息服务的研究机构,加速构建“端+网+云”技术能力体系,共同推动“无人机产业化”和“产业无人机化”的协同高速发展,助力公司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乘风破浪,逐梦低空!中国AOPA低空经济产业分会落户苏州,开启低空经济新纪元!
- 漳州发改委发布:低空经济| 东山县空中网格员“云小圣”假期飞巡不停
- 关于邀请参加“全国低空经济发展大会暨CEE2025中国(杭州)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的函
- 【权威解读】民航局发布农用无人机操作员培训管理规定,新规要点速览!
- 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发布《海南省支持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公开征求意见稿)》
- 极低成本无人机竞优比测拟于2025年2月22日在江西南昌开展活动初赛
- 零基础玩转无人机仿真,PrometheusSim限时内测活动开启!
- 填补国内空白!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训练设施交付
- 通知|关于组织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青少年航空航天及无人机教育专区展的邀请函
- 紧急驰援 | 普宙科技助力宜宾筠连山体滑坡应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