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世界湿地日 | 航天宏图PIE-nature科技赋能湿地保护

转载 2024-02-04 09:40 航天宏图 来源:航天宏图
天津航天宏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连片分布的沼泽星罗棋布的湖泊纵横交错的河流碧波荡漾的绿洲.....这些常见的水体

无论是自然形成还是人工开凿

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湿地

2024年2月2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湿地日”,今年主题是湿地与人类福祉(Wetlands and Human Wellbeing)。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和“物种基因库”,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研究数据表明,一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中国拥有湿地面积6600多万公顷,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湿地科普小课堂

在中国,根据2022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湿地是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自然或者人工的、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海域(水田以及用于养殖的人工的水域和滩涂除外)。

各国都有自己的标准,定义也在不断更新。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湿地分类来自于《湿地公约》,湿地可被分为三大类:

海洋/滨海湿地,如海草层、滩涂、珊瑚礁、红树林沼泽等

内陆湿地,如湖泊、河流、泥炭地、灌丛沼泽等

人工湿地,如水库、水稻田、盐田甚至废水处理场

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为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它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是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湿地可以调节气候、净化水质、蓄洪防旱、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对人类和环境有着重要的贡献。此外,湿地还可以提供水资源、休闲娱乐、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湿地面积正在逐渐减少,污染和破坏问题日益严重。湿地退化的程度超乎想象,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湿地消失的速度近似于森林生态系统的三倍,超过35%的湿地已经完全丧失其生态功能,这已严重影响到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航天宏图PIE-Nature 自然保护地空天地立体监测平台,基于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感知、大模型、数字孪生等新一代数字化技术,构建信息立体感知、数据互联互通、业务综合管理、智慧分析决策的“天空地”一体化保护区监测感知体系,提高保护地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监测数据的汇聚、整合,为实现湿地、保护地资源监测、保护管理、科学研究、科普宣教的信息化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PIE Nature 自然保护地空天地立体监测平台以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对5类23型湿地的类型、分布、植被覆盖度等进行遥感解译,为制定湿地保护、规划政策提供数据支撑。平台通过长时间序列卫星影像,结合实地调查数据,对多年湿地的面积、植物、水系分布和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目前部分湿地的解译精度达到90%以上

▲红树林湿地变化监测

在保护地防护方面,平台应用无人机技术结合AI人工智能赋能自然保护地,实现有害生物监测、防火监测、野生动物监测等自然保护地资源保护。同时,平台还可通过视频监控及视频AI识别技术实现对湿地、保护区的人车监测、人打鸟监测、乱扔垃圾监测、入侵监测、野生动物监测、客流及密度统计,支持大数据智能分析、辅助决策,为保护地资源监测保护、应急指挥调度提供决策依据。

在保护地野生动物监测方面,平台应用遥感技术、图像识别、空间分析等技术实时监控、识别、分析野生动植物情况,实时掌握野生动物活动信息,为宏观决策提供直观的迁徙信息,分析环境生态数据,预测和评估生物多样性变化及生态趋势变化,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平台还可通过全景展示、数字沙盘等形式向公众全方位、立体化展示自然保护地的自然、生态、文化、科研内容,形成生态科技展示窗,提升生态价值,实现科普宣教。

航天宏图公司已具备丰富的湿地、自然保护地信息化保护的经验,目前主导并建成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综合管理系统、红树林监管平台、5G无人机管控+AI识别系统、林草湿资源综合监管平台、生态修复工程精细化管理平台等核心应用产品,用科技助力林业信息化建设,实现湿地、保护地业务管理数字化、能力现代化、成效可视化。有效推动湿地、保护地的高质量发展。

俗话说:“如果你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得远,那就一起走”。让我们行动起来,珍爱湿地,守护地球家园。未来,航天宏图公司将持续为湿地、保护地服务,实现湿地的可持续利用,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用宏图力量创造美丽、绿色、和谐的地球家园!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