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洛克希德·马丁航空公司是世界着名的臭鼬工厂®的所在地,提供突破性的能力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飞机,不断重新定义飞行。100多年来,航空公司一直在设计,建造和维持世界上最好的军用飞机。Aeronautics致力于不断研究和开发高性能飞机,寻求创新,低成本的设计和制造策略,并为客户的任务提供运营准备,以确保我们产品生命周期的持续相关性。
1912年阿伦·洛克西德和马尔科姆·洛克西德(Loughead)兄弟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塔巴巴拉市创建了Alco水上飞
洛克西德公司原标识
机公司,后该公司更名为洛克西德(Loughhead)飞行器制造公司。
1926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前身原洛克西德公司(Lockheed Corporation)倒闭,阿伦·洛克西德在加利福尼亚州好莱坞市重新开办了洛克西德(Lockheed)飞行器公司。1929年洛克西德公司卖给了底特律飞行器公司。
大萧条期间,底特律飞行器公司倒闭。罗伯特·格罗斯和科特兰·格罗斯兄弟以四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原洛克西德公司部分。阿伦·洛克西德当时筹得了五万美元,但是认为资金太少而没有参加拍卖。
1934年罗伯特·格罗斯成为新公司的主席并把公司改名为洛克西德公司。
1930年代,洛克西德投资139,400美元开发了L-10伊莱克特拉型双发动机运动机,生产第一年就销售了40架。著名飞行员阿梅莉亚·埃尔哈特的最后一次飞行就是驾驶的这种飞机。这种飞机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皇家空军和美国军队使用的哈得逊型轰炸机的原型。
二战期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洛克西德成功设计了P-38闪电型战斗机,这是一款双发动机加上双尾椼机身结构的高速拦截机,在战场上的用途包括对地攻击,轰炸机护航以及夺取空优等。最有名的就是击落山本五十六的任务。
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洛克西德公司共生产了19,278架飞机,占二战期间美国飞机制造总量的60%。包括2600架文图拉,2700架B-17飞行堡垒(波音授权制造),2900架哈得逊和9000架闪电。
战后生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洛克西德和跨世界航空公司共同开发了L049星座型客机。这种飞机可运载43名乘客以每小时300英里的速度用13个小时从纽约飞到伦敦。但是在战争期间所有的产品都被军方购买,战争结束后民航才得到其订货。
臭鼬工厂
1943年,洛克西德设计美国空军第一种服役的喷射战斗机P-80。这种飞机由其被戏称为臭鼬工作室的高级开发部开发。后来臭鼬工厂还设计了U-2,SR-71黑鸟和F-117夜鹰。臭鼬工作室通常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资源下,突破技术上的限制,推出极为令人惊讶的飞机。[7]
臭鼬工厂标志
臭鼬工厂创建于1943年,即航空分公司的预研小组,承载着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初建时洛克希德公司正为美国空军生产第一批实战型喷气式战斗机XP-80,后来,该团队在高空侦察机和隐形战斗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10年前,其工作重点还集中在洛·马的航空部门,并将研发重点放在传统业务上,即为美国防部生产先进战斗机原型和高度保密的航空器平台。
如今,洛·马十分清楚,臭鼬工厂从事的创新不是简单的重复性劳动,而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的创新,打破条条框框、摒弃墨守成规的行为准则使那里成为富有创造力的精锐人才充分发挥能力实现梦想的天堂,惊人的科研成果不断送往得克萨斯的沃斯堡和乔治亚的玛丽埃塔两个制造中心,一次次带给世人耳目一新的震撼。例如,正在研究的如何将隐身涂料与飞机耐高温材料有机融合的成果,将用于不久问世的F-35生产型飞机上。
目前,在臭鼬工厂位于加利福尼亚帕尔姆达尔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在进行新型全球远程打击平台的研制,以支持美国空军现役中程和远程打击能力的不足,最终将替代B-lB、B-2A和B-52。
其它在研项目还包括替代C-130的新一代隐形战术运输机,用于远程运输和侦察的新一代飞艇,无人航空器和无人战斗航空器等。其中,新一代飞艇将“开创飞行史上的新纪元”,能够携载1814千克的多任务有效荷载在约2万米的高空近似于静止轨道上运行,它的巡航时间远比目前使用的无人机要长:计划研制的原型飞艇在太空的巡航时间为几个月,而基于原型飞艇的作战型飞艇巡航时间则可能长达1年。当然,这种飞艇与卫星最大的不同在于能返回基地完成维修,并可进行任务装备更换。[8]
冷战期间
1953年,洛克西德开发了C-130大力神运输机,这种飞机至今仍在大规模使用。1956年,洛克西德开发了北极星潜射弹道导弹,后来又开发了海神和三叉戟导弹。
1976年,臭鼬工作室开始展开第一代低可侦测性飞机的研究计划:拥蓝(音译:海弗蓝 Have Blue)。
其他洛克西德产品还包括两倍音速战斗机F-104,L-1011三星宽体喷射客机,美国最大的C-5银河喷射运输机。
时间线
1912年,Alco水上飞机公司成立
现任总裁兼CEO[9]
1916年,公司更名为洛克西德(Loughead)飞行器制造公司。
1926年,洛克西德公司(Lockheed)成立。
1929年,洛克西德成为底特律飞行器的子公司。
1932年,格罗斯兄弟在底特律飞行器破产后收购了洛克西德公司。同年,更名为洛克西德公司,展开大范围重组。
1943年,臭鼬工作室成立。
1954年,C-130大力神首飞。U-2首飞。
1976年,因为贿赂日本首相田中角荣采购P-3反潜机引发政治丑闻。
1986年,收购桑得斯联盟的电子部门。
1991年,与通用动力和波音合作设计YF-22,参与先进战术战斗机(ATF)的竞标计划。
1993年,收购通用动力的F-16生产部门。
1995年,与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合并,正式成立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的F-35B飞机
1996年,收购Loral公司的防务电子和系统集成业务。
1998年,放弃了同诺斯洛普·格鲁门的合并计划。若合并成功,合并后的公司将控制美国国防部经费的25%。
2000年,由于向中国政府参股的亚洲卫星有限公司提供秘密信息,被美国政府罚款1300万美元。
2001年,获得联合打击战斗机(JSF)合同。美国国内销售额预计有2000亿美元。
2003年,为了惩罚波音的商业间谍行为,美国空军将原给予波音的价值十亿美元的合同转给洛克希德·马丁。
2008年,3月29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宣布击败对手波音公司,取得为美国国防部设计建造新无线电通讯系统的价值7.662亿美元的巨额订单。
洛克希德马丁为美国空军第一大军火采购商。
2015年7月,洛克希德·马丁宣布,将收购联合技术公司旗下的西科斯基飞机公司(Sikorsky Aircraft),价格超过80亿美元。[2]
公司发展
编辑
1995年,合并后的新公司雇员人数为165000人,新公司在航空、航天、电子领域均居世界前列,预计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战斗机制造商。在航天方面,它将控制美国全部军用卫星的生产及发射业务;在导弹方面,它是美国洲际导弹的主要制造商。同时,将在战略导弹系统、战略导弹防御系统、战术导弹系统、反坦克导弹及机载电子设备方面拥有优势。
C-130大力神运输机
1997年,公司雇员人数达到190,000人。2000年,公司在《财富》杂志全美500强工业公司中排名第69位。
2001年,公司的销售额为240亿美元 ,雇员人数将近125000人。公司在世界30多个国家拥有250多个政府和工业界的合作伙伴。公司在美国国内的主要客户包括国防部、NASA和联邦政府其他有关部局。公司拥有的工厂、子公司、分公司等遍及全美45个州的457个城市,在全世界56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合资公司、办事机构等。
2002年,总资产139.54亿美元,雇员12.5万人,在美国45个州457个城市和全球56个国家开展业务,2001年公司名列美国航空航天工业100强第三位,当年公司销售额约240亿美元,其中:国防部57%,NASA和其他政府机构20%,国际销售17%,其它国内商业销售6%。2002年《财富》世界公司500强排名第182位,(美国500强第77位)。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揭晓,洛克希德·马丁排名第181。[5]
社会影响
编辑
很少有人知道,洛·马每年所编写的软件代码数量甚至
洛克希德·马丁F-35战机
超过了微软公司。为此,微软公司和洛·马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一些美国政府国防项目上进行合作,如美国海军下一代核动力航空母舰软件和国防部信息安全系统等,帮助美国空军对其位于北美的某大型空间指挥和控制中心进行技术升级,以及共同开拓利润丰厚的联邦政府机构技术服务市场。
引领变革与其说洛·马以技术更新引领着军事变革的潮流,不如说其技术贮备和研发能力给予其更多赢战机会,特别是“网络中心战”的战略转移,使洛·马在本世纪初这场由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领导的军事变革中稳操胜券。“网络中心战”的终极全景将各类武器平台通过全球信息网络构成一个整体,在指挥中心,人们能够看到一幅无缝连接的全球范围内的敌我态势图,这就要求军工企业必须具备生产同时满足多种需求的武器平台能力。
为此,洛·马成功地在战场实验室里研制的传感器、数据链、系统等会在第一时间里被加装到原有的武器平台上,凭着这种技术渗透促成其新的武器平台研发出现了螺旋式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洛·马将每年研发预算的 50%拨给涵盖全公司的科研发展部门,使其得以与桑地亚国家实验室保持平等的研发伙伴关系,从而介入最尖端的机器人技术和纳米技术的研究中,而这些在今天还没有充分为人们所认识的技术很有可能是公司未来的立身之本,并使其在技术领先的状态中影响着武器平台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