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专访潜行创新:水下机器人的掘金之旅,序幕才刚刚拉起

转载 2018-06-25 18:06 来源:Technews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与大海”,这流传于两年前的“金句”,依然是人类朝未知领域永不止步的探索写照。近年来,当消费级无人机、“空中出租车”等征服蓝天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时,人类的另一只手臂也正伸向神秘海域的更深处。一场水下的“掘金之旅”,序幕才刚刚升起。

  而潜航器(水下无人机)则逐渐成为人类的“另一只手臂”,代替我们去发现、探索更深的“水下宫殿”。

▲海底世界(Source:PEXELS)

  根据国际咨询公司IDC预测,2018年机器人与无人机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031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22.1%。相比于经历了快速增长期、监管日趋严格的无人机市场,水下机器人作为尚待开发的新型应用,尚处于行业爆发的前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2015年以前,水下机器人行业市场尚较为空白,行业内的公司面临技术门槛、人才缺乏等层层阻碍。如今,水下机器人市场被逐渐打开,还是一片新“蓝海”。

  在经历了对空中消费级无人机的探索后,2016年4月,潜行创新(Chasing-Innovation)开始把“赛道”转向了水下消费级机器人领域(即潜航器)。他们自主研发消费级水下无人机,即潜航器。并瞄准国外C端与国内B端的市场。2017年,自主研发的水下潜航器Gladius成功推出市场,并于同年年底实现量产。

  今年6月,潜行创新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深创投独投。据潜行科技联合创始人及运营总监周长根向科技新报透露,本轮融资金额将投入到新产品研发、工厂投入、市场推广等工作。

  潜行创新目前已研发出了一款半缆解决方案的水下潜航器Gladius。周长根向科技新报表示,大部分用户希望能够实现无缆方案,同时实现深潜并获得清晰的拍摄效果。基于考虑技术难度、成本及用户痛点,Gladius在全缆与无缆方案之间,选择采取半缆解决方案、实现水下100米水平范围清晰拍摄。

  在操控方面,潜行创新为其设计了外形与游戏机手柄相似的游戏化遥控器,配合手机或平板,实现100米的操控半径内无线遥控。

▲Gladius采用游戏机手柄(Source:潜行创新)

  实现量产后的Gladius,今年经历了一番迭代与更新。周长根向科技新报表示,这都得归功于他们与用户在售后依然保持的紧密沟通及用户的有效反馈 。

  如今Gladius具备了一些新性能包括滤光、折射、白平衡等。社交属性也成为新版Gladius的“闪光点”,它可与微信、抖音等社交软件连接,令用户在拍摄水下场景后第一时间传送到社交平台,与好友共享惊喜欢乐。

  量产是一大门槛,但更大的门槛在于用户体验

  量产,对于机器人行业来说,是一道门槛。潜行创新在2017年11月左右实现量产,并在今年3月自建的工厂完工,目前已开始正常运营。据了解,自建工厂能够有效降低成本。然而,周长根透露,由于国内目前尚未出现生产水下机器人测试仪器的配套设备公司,所以从寻找工厂厂址、确定定制潜航器测试仪器设备的厂商等环节,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才得以实现。

  “工厂建成自行生产后,Gladius每个月的出货量大概在2000台左右。”周长根告诉科技新报,在行业内这样的出货量属于偏高。

  值得注意的是,水下机器人与一般的消费级机器人相比,由于要面临水下环境的复杂性,更需要突破重重难关。周长根向科技新报表示,“实现量产虽然是一道门槛,但更重要的是,量产之后能否继续发现、了解用户痛点,并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用户体验,这才是更大的门槛”

  Gladius的优势,在于它的性能优化与迭代都是潜行创新得到用户反馈后努力打磨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潜行创新较为了解市场的痛点及用户对产品的改进需求。潜行创新市场总监杨洋早前曾表示,每一次产品设计的调整、产品性能优化,都会有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感觉。如果一旦改动产品布局,则需要重新设置电池配重、电线的位置等细节。

▲Gladius可深潜100米(Source:潜行创新)

  为了给用户更高优质的使用体验,周长根透露,他们产品更新迭代频率大概是半年进行一次。目前,在pre-A轮融资后的潜行创新已开始投入研发新的消费级产品。另外,面向B端的主要用于水下勘测的新产品研发也正进行中,预计明年将会走向市场与用户见面。

  未来研发的新产品或许投入到更多新的应用场景,以面向更多元化的群体。如,Gladius产品可能会面向学校教育、影视拍摄这些场景。如同风靡全球的steam教育则是把机器人、机械臂融入到青少年的创新教育当中。

  从概念提出到实现量产,进而不停跟随市场脚步做出灵活变化。用户即上帝,这一理念依然酣畅淋漓体现在科创领域。结合用户体验、技术创新及市场状况等因素来迭代的产品成果,才是最大门槛。

  2018年水下机器人市场广阔 市场教育仍需加强

  在水下机器人领域,这两年我们已看到有众多品牌如“小荷尖尖角”浮现市场。但是仍未出现一家独大的现象。目前国内水下机器人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公司有:臻迪、博雅工道、深之蓝、鳍源科技等。大部分都专攻面对C端的消费级水下潜航器。而少部分则是专注于面向B端的军工级产品,如“深之蓝”。2017年是水下机器人的开元之年。2018年,水下机器人仍处于尚未完全开发、市场教育较欠缺的阶段。

  目前国内水下机器人公司各自的优势及短板都不太一致。比如有的更注重研发,但在生产制造及市场推广方面较为薄弱。也有个别公司在生产及营销拥有独特优势,但其短板在于技术研发。

  潜行创新周长根告诉科技新报,在水下机器人行业中,目前整体面临的不只是技术瓶颈,还有人才匮乏等局限条件。因为了解水下环境条件的人才相对偏少,而擅长研发设计水下机器人的人才更是显得九牛一毛。

  水下机器人公司都十分看好这一片广阔的市场,但是周长根表示,市场教育仍需要一步一步推进。这一市场的发展需要友商致力于市场教育的推动。

  除了市场教育,多元化的场景布局或许成为水下机器人公司未来的重要发力点,以及凸显差异性的途径之一。

  目前,以国内的水下机器人公司为例,鳍源科技,其产品FIFISH主打消费市场的潜拍领域,包括水下摄影、水下直播、水下勘察、考古等场景;深之蓝在军工领域有一定技术积累,在水下机器人的市场化选择上偏向水下运动的辅助层面,产品白鲨MIX主打游泳助推;北京臻迪在无人机领域积累了一定的市场经验,主打水下钓鱼市场。

  然而,除了这些应用场景,或许还有将衍生出的新场景需要我们慢慢挖掘与探索,令水下机器人“畅游其中”。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