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喷施农药,这些问题你注意了吗?
转载 2019-05-27 08:50 数字鹰科技 来源:数字鹰科技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给作物喷洒农药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随着夏季的到来,各地气温也逐渐升高,外出喷施农药成了一件极其辛苦甚至有些危险的事情,因为太阳照射后不小心沾在身上的农药液极易引发过敏、中毒等症状。但像夏玉米、一季稻、花生等作物,又都需要在高温天气下喷打农药,那么在夏季高温天气喷施农药防治病、虫、草害时,究竟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施药须提前做好防护措施
配药、施药要防止农药腐蚀皮肤,使用挥发性农药一定要注意使用口罩,注意身体防护,避免农药与皮肤接触。同时千万不要在夏季中午高温时间喷施农药,一方面是正午时分,温度极高,蒸发较快,可以说刚打过去,后面的基本就干了,浪费严重,药效达不到;另一方面正午时分打药很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引发危险。因此夏季喷药应选择在上午9点之前或下午4点之后进行,避免药害的发生,并且连续施药时间不要过长。
施药须提前注意天气,选好时段巧施药
一般来说,雨后施药效果要好于施药后下雨或边施药边下雨。因此,要及时关注近期天气情况,尽可能选择好天气时段喷施,以提高防治效果。此外,还应根据害虫的活动规律巧选施药时间,如对一些夜间活动的害虫如卷叶螟或者夜蛾类应在傍晚施药。同时当风力较大时,也应停止喷药,否则会造成喷药不均匀,也容易引起药害。
根据温度的变化合理调整药剂的浓度
有的农户为提高工效,或者出于增强防治效果考虑,常增加农药用量,减少农药稀释倍数,随意提高药液浓度,即使在盛夏高温季节仍然如此。但事实上大多数农药随着温度的升高,药效也会增强,如果喷施的农药浓度过高,很容易对植物叶片造成药剂伤害。所以高温季节用药时应根据温度的变化合理调整药剂的浓度。
施药须注意喷雾质量,减少药液浪费
其实作物在进行药剂喷施时,作物叶片表面能够附着的农药雾滴是有限度的,当喷洒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叶片上的细小雾滴会凝聚成大雾滴而滚落、流失,反而使叶片上附着的农药量降低。
喷雾法一般要求喷雾的质量雾滴分布均匀,覆盖率高,以湿润植株表面不流滴为宜,这样就要求使用的喷雾器雾化效果好,减少药液的浪费。同时要注意喷药全面,尤其一些害虫喜欢在叶背的产卵为害,喷施药剂时要尤为注意。
药液中可适量加入粘着剂和辅助增效剂
为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农户可注意增加药剂黏着性。露天作物使用农药时应选择耐雨水冲刷的,乳油等比较合适,这些农药在植株表面残留时间较长,而粉剂、水剂等则相对较差。
很多作物种类,叶片表面存有绒毛或较厚的蜡质层,如玉米、大葱、姜、芋头等,药液在绒毛、蜡质层上容易形成液滴,不能全面接触植株叶片表面。
因此可将洗衣粉、茶枯浸出液等有粘附作用的物质加入农药中,来增强农药在作物及害虫虫体上的附着力,从而提高防治效果。
方法是:每50公斤药液中加洗衣粉剂50-75克,搅拌均匀后及时喷施。注意农药应现配现用,不可久置。此外洗衣粉、茶枯浸出液一般不宜与酸性农药混用。
雨季选药有讲究
夏季高温的同时也常常伴有高湿,因此高温雨季选用内吸性、速效性、耐雨性及微生物农药效果较好,具体可根据自身情况谨慎挑选使用。
按农药的毒性确定喷药的安全间隔期
一般高毒农药的残效期为1个月以上,高效低毒农药的残效期为7-10天。无论粮食、油料、瓜类作物和果树,在采收前均应按规范停止用药,以防止发生人畜中毒。
劳作辛苦,高温劳作更是难上加难,那么为什么不选择数字鹰AK系列植保无人机减轻负担呢?区别于其他品牌的植保无人机,数字鹰科技AK系列植保无人机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机臂可拆卸,便于运输与安装的同时,更解决了后期“大动干戈”的维修问题。
低空飞行喷洒,不压苗;远距离操控,更安全。数字鹰科技植保无人机防虫灭害,让你无惧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