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鹰航空公司HW-350小型长航时无人机圆满完成国家科技部课题应用示范飞行试验
转载 2020-12-17 09:06 海鹰航空 来源:海鹰航空近日,海鹰航空公司HW-350小型长航时无人机项目团队在山东济南圆满完成国家科技部“远程空中应急无人机系统集成研究与实现”课题应用示范飞行试验。该型号分别搭载动态、平面、立体三种载荷完成针对能源、测绘、民政等领域应用示范飞行试验,飞行作业面积近200平方公里。试验期间,团队成员克服困难,加班加点,提前10天完成所有科目验证。为后续课题结题验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入冬后的济南日趋寒冷,受到半盆地地形影响,当地天气主要以多云为主,能见度较低,这样的环境对应用示范所搭载的载荷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试验场地周边山脉、村落、房屋、建筑塔吊错综复杂,地势海拔起伏较大,机场跑道左侧是一座50米高的山丘,右边是近80米的高楼,不论从任何一侧起降都有障碍物遮挡。同时,在起飞和降落航线途径地也遍布着众多居民小区、商业楼和正在工作塔吊,无人机的抗风、转弯、爬升、下沉等性能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项目成员面对如此复杂的环境,内心难免紧张。“大量的飞行数据表明,我们的无人机绝对能够在复杂条件下完成飞行试验!面对自然灾害,也不会有优良机场环境供我们使用,气象条件会比现在更为复杂,越难我们就越向前,这才是航天人的精神!”项目总指挥尤向荣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在飞行准备会上语重心长地对所有成员讲道。听到领导的鼓励和坚定的语气,团队成员打消了顾虑,并按照“战时条件”做着飞行前的各项准备。
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事实上,在首飞前期,为确保地图数据显示的准确性,尤向荣便把成员分成了三个小组,对飞行航线区域内的所有村落、山丘、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徒步实地考察,以便得到更为准确的山丘海拔、人口密集度、建筑高度等信息。20多G的实地照片、15条规划航路、80余张光盘的模拟数据,见证了团队成员的辛苦,在每次测量回来后,彻夜讨论就成了例行工作,项目成员根据前期考察情况,不断优化航线,通过改变飞行参数、变换航点位置、完善安全应急预案等方法确保首飞万无一失。
试验队员做飞前准备
首飞当天,团队成员早早来到机场做最后的飞前准备。一系列准备工作完成后,无人机被推向跑道,等待最后起飞指令的到来。
“无人机解锁”
“收到,无人机已解锁”
“起飞!”
随着现场指挥李东伟起飞指令的下达,HW-350无人机逐渐加速,离开跑道,划破云层厚重的天空,在测控车头顶呼啸而过。
“高度50”
“高度100”
“飞机左转,飞往航线2点”
地面测控车内,控制负责人高凤杰正播报着无人机速度、高度等信息,15分钟后,无人机顺利完成爬升动作,进入预定的飞行航线。经过一小时的自主飞行,无人机平稳降落,圆满完成了首次飞行。在场的所有人都露出了笑容,这笑容是对无人机的信任和肯定,也是对大家日以继夜辛勤付出的告慰。
飞行中的HW-350无人机
课题负责人杨宏向到场专家介绍
HW-350无人机
首飞成功后,团队成员来不及享受喜悦,便投入到后续验证科目的准备工作中,第二天,无人机搭载动态侦测载荷,完成了针对能源领域(输电线塔通道)的应用示范飞行演练,累计作业面积达50平方公里;第三天,无人机完成立体侦测载荷搭载改装和调试,第四天便完成了针对民政领域(山区地质灾害)的应用示范飞行演练;第六天,无人机搭载平面侦测载荷完成针对测绘领域(水库风险)的应用示范飞行演练,累计作业面积达80平方公里。就此,项目团队比原计划提前10天圆满完成国家科技部课题应用示范所有飞行演练任务,该型号无人机以其稳定的飞行性能、出色的搭载能力和超长的续航时间获得了在场专家的一致好评。
成功飞行后与在场专家合影留念
后记
在本次国家科技部课题应用示范飞行演练前期,项目团队成员已在河北承德某机场累计完成了150多次地面滑跑试验,8架次飞行试验,模拟本次应用示范飞行场景的同时,也圆满完成了无人机升限和航时两项设计指标性能测试。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飞行试验表明,HW-350小型长航时无人机完全满足各项设计要求。该型号以较大的载荷能力、超长的飞行时间、优异的气动特性在国内同量级无人机中处于领先地位。
截止发稿时,由董斌、林芳振等人组成的HW-350小型长航时无人机交付项目团队正在边疆某地区顶着漫天的风雪,冒着零下15度的严寒,执行着某用户单位无人机飞行培训任务,祝他们试验顺利,尽早归队。
文/李东伟
图/李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