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涨三倍,无人机“第一股”亿航智能要起飞?
转载 2020-12-29 08:55 iair 来源:航空创投亿航智能的未来取决于中国通用航空市场能否爆发式增长
作者 | iair
来源 | 航空创投
亿航智能成立于2014年,为多个行业领域客户提供各种自动驾驶飞行器产品和解决方案,覆盖城市空中交通(包括载人交通和物流运输),智慧城市管理和空中媒体等应用领域。
2016年末,亿航开始逐步淘汰消费级无人机业务,向行业应用转型。亿航目前的方向主要在工业无人机,而不是消费级的无人机,这方面是无人机的真正蓝海和未来核心发展方向。
01 暴涨
亿航智能(NASDAQ:EH)股价在不到两个月上涨超过三倍。
12月21日美股收盘,亿航智能高开高走,股价在盘中一度触及历史新高的25.9美元,截至收盘,该股大涨超30%,报25.75美元。
亿航智能股价创历史新高。自11月1日的低价不到8美元计算,截止12月22日股价已经上涨达到了330%。
股价上涨的推动因素或许是因为三季度首次扭亏为盈的业绩,12月8日,亿航智能发布了财报,今年三季度实现调整后季度盈利,全球首款商业交付的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AAV)EH216第三季度的销量为23架,2019年同期则为18架。
前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在营收方面,亿航智能的营收分别为5468万元、1882万元、3570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21.45%、80.27%、62.67%;在毛利率方面,亿航智能毛利分别为3320万元、1115万元、2055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63.89%、82.67%、60.01%,毛利率分别为60.7%、59.3%、57.6%。
好在经过长时间的商业化摸索,亿航2020年第三季度收入和毛利在同比和环比均实现大幅增长,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外界认为其盈利能力差的看法。
财报显示,亿航智能第三季度毛利为人民币4202.2万元(约合620万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毛利为人民币1907.1万元,同比增长120.3%,上一季度的毛利为人民币2055.3万元。第三季度毛利率为59.2%,同比增长4.3个百分点。
亿航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收入成本为2900万元人民币(430万美元),同比增长84.8%。总运营费用为4420万元人民币(650万美元),较2019年第三季度的3000万元人民币增长47.3%;营业费用占总收入的百分比为62.2%,较2019年第三季度的86.3%下降24.1个百分点。
而在财报公布的当天,亿航的股价就大涨了连续两天大涨了34%以及22%。
随后的几天公司的股价一度调整跌倒了20美元以下。此次股价上涨,或许有其他的利好?
02 变局:发力旅游观光 亿航寻找落地场景
或许亿航寻找到了飞行汽车的落地场景才是推动股价继续上涨的动力。
12月20日亿航与绿地香港(00337.HK)签约,在广东省肇庆市一个旅游小镇开展飞行汽车观光旅游业务。
“这条观光航线位于旅游小镇内部,长度约1公里,已获得空军批准。”亿航首席战略官(CSO)徐华翔声称。
这一项目处于试运营阶段。亿航投入两辆飞行汽车,并直接经营该旅游观光项目。旅游观光是现阶段亿航重点布局的业务。
据亿航方面介绍,类似的旅游观光项目还有两个,分别位于广西贺州和和广州南沙。亿航已具备飞行汽车量产能力,开发旅游观光项目是为飞行汽车寻找落地场景。
03 未来:切入旅游观光,如何重蹈通航的覆辙
作为国内“城市空中交通(Urban Air Mobility,UAM)”领域的先行者,亿航在经过6年多的积累可以说建立起了足够的护城河:众所周知影响UAM最为重要的是各国适航当局的监管,而亿航的产品已经在3大洲7个国家23座城市完成数千次公开飞行,取得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挪威民航局、加拿大交通部颁发的飞行许可。
同时,亿航还是中国民航局批准的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适航审定试点单位,获得了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全球首个自动驾驶飞行器物流试运行许可,可率先开展150公斤以上大载重空中物流的商业化试运行。
然而此次亿航选择切入旅游观光,似乎是等待UAM市场成熟的无奈之举,毕竟自2013年国务院层面对低空开放,鼓励发展通用航空以来,通用航空的市场规模并没有发生爆发式的增长。
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各通用航空作业类型的飞行小时数占比占比最多的依然是执照培训(55%)和工业(16%)、农业(8%)、而消费(载人观光)和交通运输(短途运输)加起来只占7.5%。
亿航的切入能否破局目前的通用航空市场困境,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