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行业发展瓶颈,成都纵横积极推进高校无人机专业建设
转载 2021-02-04 07:54 互联快报网 来源:互联快报网打破行业发展瓶颈,成都纵横积极推进高校无人机专业建设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民用无人机应用领域不断扩展,而无人机产业人才培养却相对滞后,造成人力资源严重匮乏,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已成为制约无人机行业成长的重要瓶颈。据报道,未来三年我国无人机人力需求量达到100万。
作为国内发展规模最大的工业无人机企业之一,成都纵横义不容辞,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积极推进无人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8月27日,由成都纵横主办的高校无人机专业建设研讨会在郑州举办,华中地区相关高校、无人机相关用人单位、无人机企业代表等到场参与,就高校无人机专业建设与发展方向、产教融合模式进行了深刻探讨。
集思广益,共议无人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在本次研讨会上,来自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地矿局测绘地理信息院、成都纵横大鹏无人机的嘉宾分享了各自领域在无人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和思考。
西航职院通用航空学院院长龚小涛,分享了无人机应用技术国家高水平专业群推进策略思考与探索。我国长期重视高职专业和专业群建设,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支持与引导,早在2013年,西航职院率先在国内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龚小涛院长分享了如何组建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群组的内在逻辑、方案如何设计、任务如何推进等经验和思路。他表示,专业群形成了以无人机应用技术为核心,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为辅助支撑的架构,合力为无人机产业应用领域提供技术支撑。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测绘工程学院的齐建伟分享了高职院校无人机应用发展,他介绍到,近几年,专业根据测绘等无人机行业应用的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逐步走出无人机+课程建设、无人机+技能竞赛、无人机+技术服务、无人机+创新创业、无人机+社会培训的特色专业发展之路。目前。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无人机测绘方向)创办于2018年,目前在校生120余人。
河南省地矿局测绘地理信息院王文杰从应用单位的角度,详细阐述了航测应用在农房一体、土方平衡计算、水利行业、林业调查、城镇规划、智慧城市、地质矿产等领域的案例。同时,测绘地理信息院也提出了“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 专门组建成立了航测遥感分院,着力打造一支装备精良、技术先进、工作高效的生力军,从而促进全面转型升级发展。在无人机人才需求方面,该院先后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许昌学院等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建产学研实践创新基地和生产实习基地,理论与实践结合,联合培养专业型、创新型、实型用人才,同时促进了院校研究成果的快速转化。
成都纵横大鹏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杨锐作为企业代表,与大家分享了高校工业无人机专业建设解决方案。成都纵横大鹏在绵阳北川成立了无人机学院,拥有数十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经过不断优化升级,无人机学院现已形成了完善的理论教学、法律法规、 载荷使用、实践飞行训练等课题体系方案,为学员提供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培训、纵横大鹏无人机使用培训,以及免像控系统、倾斜摄影、实时监控、激光雷达等使用培训课程。目前学院已经培训各类无人机驾驶员近4000人。
杨锐说到,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未来将占民用无人机市场70%以上,相较于消费级无人机,能够产生非常大的经济效益,因而是高校职业教育及个人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无人机技术越来越成熟,无人机飞行越来越智能化,无人机系统及解决方案越来越完善,市场最需要的是掌握行业应用相关知识技能、能够为用户提供所需信息的综合型服务人才。
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无人机高质量发展
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无人机产业与教育积极开展深度合作,职业学校开办无人机相关专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成都纵横大鹏无人机公司也在产教融合方面不断探索,与西北工业大学、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深入开展产业与教育合作,为无人机行业培养了众多人才。
2017年,西北工业大学在成都纵横举行了“西北工业大学就业与实习基地”挂牌仪式,校企人才互动通道正式打通,“从理论到实践再提升理论”的人才培养精神将在这个平台上得到充分的践行。
2018年,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课程开发、实习就业等方面开启合作;建立双向人才输送和培养机制;并联合成立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实验室。
2020年,西航职院和成都纵横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无人机产业学院”, 企业将全流程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共同开展无人机及行业应用的开发。
在此背景下,此次论坛的召开既是对过去产教融合发展的检验和总结,也是对未来如何深化发展的进一步探讨。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产教结合,校企一体”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思路有效地结合了高校和企业的优势,扬长避短,在人才培养、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有效组合。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一发展模式成为推动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此次论坛上,河南省测绘学会荣誉会长禄丰年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测绘是民用无人机应用的重要领域,我们作为测绘领域的应用和推广部门,见证了无人机作为基础工具在工业领域的试水、推广、快速成长的全历程,强烈感受到科技创新催生的发展新动能。作为国内发展规模较大的无人机企业,成都纵横大鹏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产品在测绘、电力、监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国内工业级无人机企业的领军企业,这样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这样的企业有责任将人才培养的重任担负起来,与高校、用人单位配合,加强无人机专业的建设,探索出一条适用于我国国情的产教融合模式来。
通过此次论坛,我们听到了来自高校、用人单位、企业关于无人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声音。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人机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追求经济效应的同时,我们也应重视成才效应,只有不断总结与调整,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模式,并在日后的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推动无人机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人机面临新机遇
近年来,我国民用无人机发展势如破竹,在航测、能源、应急、安防等领域飞速发展。虽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小影响,无人机行业也在所难免,不过作为新兴高科技行业,在这个特殊时期,无人机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新基建的浪潮下,5G的大规模推广、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都为无人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我们也要正视无人机行业发展的不足,一方面无人机市场新增了大量无人机新兴岗位和人才需求,另一方面无人机人才短缺和分布不均的问题比较突出,加强无人机专业建设和相关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国即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着眼长远、把握大势、集思广益,研究新情况、作出新规划。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无人机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加强无人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高校、用人单位,还是企业都应加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