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加强无人机合作!双方各怀鬼胎
其实,这只是两国在无人机领域合作的最新进展。此前,有“第二海上自卫队”之称的日本海上保安厅已经宣布,为加强对周边海域的监测,将于今年10月接收美国MQ-9B“海洋卫士”无人机,部署在日本北部青森县的八户机场。MQ-9“死神”无人侦察机(美国空军官方网站)“海洋卫士”无人机是美国MQ-9“死神”无人机的海上作战版本,续航时间35小时,作战半径接近4000千米,可覆盖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区域。日本购买的虽然是无武装海洋监视型,但可通过软硬件升级及功能扩展,提升攻击能力。据悉,日本还计划在2023年以后继续引进多架该型无人机。更早时候,日本于2015年就决定从美国引进RQ-4B“全球鹰”无人侦察机。“全球鹰”是一款高空长航时大型无人机,可在目标区上空18300米处停留24小时进行持续侦察。今年3月,日本首架列装的“全球鹰”经过18.7小时不间断飞行抵达三泽空军基地,展示了跨洲际、长航时飞行的能力。除此之外,两国在无人机研制开发和使用方面也展开了合作。2019年,日美在年度“林地轻中型部队”演习中,首次使用交流了各自的无人机装备。日本防卫白皮书显示,2020年日美在联合训练中通过使用无人机收集和共享“敌方阵地情报”。不久前,日本公布了其同美国合作研发无人僚机的决定,显示出两国在无人机领域的合作仍在不断拓展。
日美加强无人机合作,共同目的是加强对中国军力的侦察和监视。不过,在这一借口之下,双方也有不同的打算,可谓各怀鬼胎。
对日本而言,其妄图利用美国对中国实力快速增长的焦虑,以分担责任为由,引进美制无人机增强自身实力,并借机“偷师学艺”,增强自身研发能力。同美国相比,日本在军用无人机研发领域的经验较为缺乏,同美国开展合作能够少走弯路,减少在科研经费和时间成本上的投入,加快成果产出。同时,此举也可以增加相关无人机的互操作性,为日美在相关领域的协同作战打下基础。对美国而言,则可通过加强在日无人机部署,在近距离监视中俄军事行动的同时,更好地安抚和控制日本,并借机增加无人机的出口,“转包”相关侦察业务。美国已经宣布将不再列装“全球鹰”,转而将该装备推销给日、韩、澳等盟友,似有意将该装备承担的作战任务也一并转嫁。在日本无人机尚不堪重用的情况下,此举不仅能提高日本对周边的情报侦察能力,也可使美军共享到相关情报。倒是日本,虽然可以装备更多美式无人机,但自己也将在美国面前变得更加透明。而且,“请神容易送神难”,与美国的合作程度越深,自己被美国控制的程度也将不断加深,其效果无异于饮鸩止渴。按照日本现行航空法规定,重量在200克以上的无人机未经允许飞行高度不得超过150米,无论是“全球鹰”还是“海洋卫士”,其飞行高度都受到限制,且需要使用民用机场。先前在日本进行的飞行试验,也是在载人轻型飞机伴飞的条件下才获得了许可。在刚刚结束的日本参议院选举中,支持修宪的政党拿下了超过2/3的议席。未来,日本或将进一步修改相关法规,为“全球鹰”和“海洋卫士”无人机的运用打开方便之门。日美无人机合作对地区安全局势的影响,也更加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