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无人“蜂群”作战的真正优势

发布时间:2022-07-19阅读:393

在生物群体中,个体的感知、行动能力有限,但遵循简单的行为规则,却能够相互协作完成复杂的团队活动,表现出分布式、自组织、协作性、稳定性等特点,这种通过“大量局部交互产生的全局行为”,形成了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正是受到生物群体行为的启发,人们开始使用大规模、低成本的小型无人作战平台,以遂行集群侦察、干扰、打击等任务,通过规模优势提高整体作战效能。


但是,在无人“蜂群”作战能力发展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类生物集群行为的模仿,企图将生物集群特性完全移植到无人“蜂群”中,反而导致无人“蜂群”难以实用化。因为,无人系统的自主能力受制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在智能水平难以取得突破的情况下,如果过分追求高自主性,无人“蜂群”可能将永远处于概念和试验测试阶段。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无人“蜂群”的运用问题,切实认清无人“蜂群”作战运用的实质,从作战需求上牵引其向实战化运用发展。

01  用其“小”,易于隐蔽突袭

用于“蜂群”作战的无人系统多为小型无人作战平台,且采用复合材料,雷达反射面积小,具有较强的低可探测性,对方难以远距离探测,可有效压缩敌反应时间,使对方来不及反应和进行拦截。外军测试表明,当“蜂群”无人机以250千米/小时的速度攻击时,“宙斯盾”舰载防空系统雷达探测发现到目标后,仅有15秒钟的拦截时间。即便由于集群运用使目标特征增强,被探测发现的可能性增大,但通过分布式部署、多方向同时突入,一样能够以较高的突防概率有效突破对方防御体系,渗透至预定作战区域并扺近重点、要害目标,快速形成局部的高密集性部署和全方位的攻击态势,达成作战的突然性。

02  用其“多”,宜于饱和攻击

无人“蜂群”的最大优势就是数量优势,即通过大量不同功能类型无人系统的集群运用、协同作战,造成敌防御体系在探测、跟踪和拦截能力上的迅速饱和,从而因系统“超载”而导致体系瘫痪。比如,现代防空系统虽能一次跟踪上百个目标,但真正能够有效拦截的仅有十余个甚至更少,而且其待发射导弹数量有限,再次装弹时间长,在面对一次大规模的无人机集群式攻击时,将很快耗尽弹药而没有反击机会。因而有专家认为,无人机“蜂群”作战不需要非常高的精确性和自主性,只要25%的无人机能够接近并命中目标就够了。同时,由于大量无人系统多点投放,不同高度、不同方向同时或连续进入,也将使对方因防御力量分散而陷入被动应付的状态。

03  用其“廉”,利于消耗作战

相对于防御武器系统,“蜂群”无人系统具有较好的低成本优势和较高的效费比,可以不计损失地大量投入,有效毁瘫对方高价值目标并同时消耗其造价昂贵的弹药,使对方因难以承受非对称消耗而造成持续作战能力降低甚至作战失败。比如,“蜂群”无人机的单价通常在万余美元左右,而一枚防空导弹则至少在百万美元以上,攻防双方成本差距巨大,在面对无人机“蜂群”攻击时,防御一方往往会陷入“防不住”“打不起”的困境。另外,由于“蜂群”无人系统结构相对简单,可利用增材制造或敏捷制造技术,快速大批量生产,迅速补充并投入作战,能够极大地提高作战持续性,始终保持进攻作战的高压态势。

由此可见,对于无人“蜂群”来讲,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大力发展数据通信组网、集群规划控制和新型动力等技术,提高“蜂群”作战的多平台规划控制能力以及无人作战平台自身的机动力、续航力和作战半径等基本性能,并具备一定的目标识别、定位、跟踪、打击和后方规划控制下的协同机动、目标分配等自主能力,即可较好地满足实战需要,并不一定要一味实现无人系统的高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