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农药中毒被农民解救,长大一心钻研农业报答农民
转载 2017-08-30 10:52 汉和农业机器人 来源:汉和农业机器人近日,汉和总经理孙向东接受财视传媒专访,讲解了无人机以及汉和企业的发展历程,对中国农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场景做了详细的描述。
现将采访内容整理如下:
无人机不光是航拍风景,制造浪漫的工具。当无人机飞过田野,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代替农民去干农活。当农民不再辛苦,而我们的食物更有安全保障,这才是最大的意义。
汉和最早的时候,并不是做农业喷洒这个场景。最早的时候,无人机基本上应用于各种场景的都有。当时我们的研发团队就有一个梦想,就是能够在空中看世界,想搭载摄像机,搭载照相机去拍摄。但是因为摄像机和照相机都很贵,无人机你如果做的不可靠,一掉下来可能这个摄像机,它的成本比无人机成本要高得多。
实际上无人机因为是被誉为“会飞的机器人”,那它在各行各业的这种场景里面,它都会有一些需求。比如说像消防,十几二十几秒钟就可以飞到几百米高,比方说29层,35层这样的大楼,如果说有火警或者是有烟雾冒出来,需要灭火。像用于反恐,用于这个侦察,用于消防,用于巡线,巡石油管道,像这些用途,这种无人机的一些不同的应用场景。
2005年汉和研发出来第一台无人机,在2006年我们就进行了一个小批量的试制,当时我们是生产了10台,10台其中有6台当时就被国内一个重点的科研机构一次性买走了,后来我们就发现,这个东西还是很有产业的前途。
中国未来的农业生产会越来越发达,那么就是说农业生产也不例外,但是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大国它就要消耗各种食材,中国有这么多的农地,那么中国的第一代农民实际上都老了,已经六七十岁了,种田实际上已经种不动了。那中国的农二代像我们这个年龄,不愿意回去种田,到农三代不会种田,都不太可能回去了。
那么中国未来的农业,一定会有新的机会出来。就是国家为什么要提倡说,我要培育新农人,就是要解决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那未来这个地,我们判断一定是机器人种,而且种地的人都是操控机器人,这样的一些新型的农人,那我们现在就是在做一些动员,很多能够掌握这种先进设备能力的年轻人回去种地,来解放传统的农民。
我们生活中所见到的物联网,传感器,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不光是在工业上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农业上也会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未来的农业生产也会依靠大数据,病虫害的防治靠大数据,它通过传感器来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土壤数据的监测,来进行精准化的农业的生产,它的施肥施药都是通过数据,通过一些高精度的设备,那这样就是我们就能够达到农业生产这种我们叫精准农业,这样的一个目标。
中国的农业也一定会逐步跟国际接轨,与国际接轨会越来越发达,我们的使命实际上就是连接更多的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年轻人,来共同推动中国农业生产的进步。
画外音:作为新农业的推动者,孙向东说,推动中国的农业生产,不仅是一项事业,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情怀,因为我的命是农民给的。
我大概十岁左右的时候,就是因为那个时候用的农药还都是以剧毒农药为主。我在家是老大,我们家种了大概七亩棉花,对这个棉花,我母亲每年大概要喷七八次农药,就是平均每十天左右要洒一次农药。我就看我母亲喷农药喷不完,一天一个人工只能喷几亩地的农药。棉花长起来以后,那时候我在十来岁时候,棉花长得比我还高,我就背着一个喷雾器就帮我母亲去喷药。背到第三桶药水的时候我就中毒了,因为在高温天气,人的毛孔都是打开的,而且人通过呼吸道呼吸到的农药,吸到这个肺里,吸到身体里,再通过毛孔吸收,人很快中毒,中毒以后就晕倒了,我就人事不懂,就倒在了这个庄稼地里。后来是被我的邻居发现以后,送到医院抢救捡回来一条命。
所以作为我个人来说,实际上对于农药中毒和因为农药中毒死亡这件事情是非常敏感的。这件事情对我人生成长到我确立自己本身这种事业方向,实际上这个心理的东西还是有巨大的影响。这是我这么多年来坚持没有改行,内心深处有一些声音,一直在强调,我们现在目前所做事情不光是一个事业,它更是一种责任和情怀。
当然商业上的东西我们也是看机会,农药喷洒是目前为止,在中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唯一没有被机械化,没有被高功效装备取代的这么一个环节。在植保这个环节,就是农药肥料喷洒这个环节还是靠人工,还是一种比较相当粗放的作业方式。
据网上的公开数据就是,中国目前农药的整个使用量在60万吨,60万吨如果是按照我们中国有14亿人算的话,应该每个人我算一下,大概合到四公斤多。并不是说这些农药都被人吃下去了,因为中国的农药的利用率非常低,那现在利用率只有27%,那另外还有73%跑到哪去了呢?就是跑到了土壤里,地下水,空气中,那就污染了土壤,污染土壤它就不可持续。我们实际上取得一些地下水全部被污染,肥料和农药过量使用,已经污染了。最近这20多年的时间,可以说很难找到一条河里的水,马上就能喝的。
作为我们人类来说,实际上我们现在都在消耗未来子孙的资源,那如果像这些东西,如果说就这样下去的话,是很恐惧的一件事情。现在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后,我们的这个食材,使用农药的次数很频繁,农药的过量使用,仍然会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和我们的健康,仍然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我们水稻大米种出来,大概要喷五次农药,才能保证水稻正常有产量。像水果,南方的一些热带水果,使用农药正常应该在15次左右,所以说大家可能都不敢吃东西了。实际上确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画外音:从2012年到2017年,农业无人机经历了更新迭代,华丽蜕变成今天的高颜值,高战斗力的无人机,与科技感相结合的农业生产,原来也可以如此与众不同。
从2010年到2012年,这几年时间,无人机作为农药喷洒这个场景来说,它只是一个概念机。是不是能洒好,洒的均匀,那个时候还仅仅是一个探索阶段,作为无人机本身的可靠性,可操控性,稳定性,还是非常不够,那个时候飞一飞就会自动掉下来。无人机坠机不叫坠机,叫炸机。为什么叫炸机呢?无人机上面大概会有3000多个零件,从理论上说,任何一颗零件,任何一个螺丝坏了,从空中掉下来的时候,实际上它的损失,就不是一颗螺丝的损失,它的损失被迅速放大上百倍,我们就是在做的这个过程中,应该说经历过无数次炸机。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炸机,实际上都是一种提升。我们团队里面就有一个工程师,他就是负责炸机以后的飞机的修复。我一开始听到这样的事情,说实话我感觉很好玩。就是他每一次,他听说飞机炸了以后,他就会显得特别兴奋,说:“炸了?这个太好了!”为什么呢?因为他喜欢修飞机,你不能说飞机炸了我就扔了,那飞机炸了,还要想办法把它修复。
第二个阶段我们把它叫做表演机,或者叫演示机阶段。那么到第二个阶段的时候,飞机已经能够正常飞行,但是它还不一定能够抗疲劳。它的可靠性进一步提升了,但是它如果真正应用于农业的作业的场景,能够适应农业的应用的这种频度,就是每天要飞20个架次,甚至30个架次的任务。而且能够在恶劣的环境里面,就在高温,外面的温度40多度;高湿,湿度能够达到90%以上;高腐蚀,因为农药它有一定的腐蚀性,以后要高尘,它比正常我们在其它领域里面应用要求更高。那在演示机阶段,我们就说尝试着去喷洒农药,以后在这样的过程中,实际上故障率还是很高。
2016年到今年2017年,我们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理解成叫小规模应用。就是这个阶段的产品已经相对很可靠,已经能够抗疲劳,能够就是在保障做到位的情况下,飞机能够做到几百个架次,甚至上千个架次可能会出一次故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产品已经具备了商品化的能力。它可以应用于大规模的这种农田作业。这个时候我们才开始进行正式的市场推广。那么在未来我们可能会进入规模应用阶段,就是慢慢地逐步去取代传统的这种背负式喷雾机。所以这个无人机它作为一种设备,它也会经历过这样的一些阶段。
采访最后问答环节:
Q:你人生中做的最疯狂的事是什么?
A:那要回忆一下,我做过最疯狂的事情,应该就是我到汉和来。没想到自己会真正投入到这里面,而且用这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去推动中国农业生产,我感觉这个事情想一想太疯狂了。
Q:你人生中最难忘的瞬间是什么?
A:问我这个问题,我冒出来的是一个场景。是当时在自己建的一个很牛的,配合非常默契的一个团队里,开了一个非常成功的会议以后,就是我们跳起来,而且在跳起来的这个瞬间又被抓拍了。
Q:你人生中最后一通电话会打给谁?
A:打给我父母吧,如果是最后一通电话,那我就告诉他们不要痛苦,你要为我骄傲,有这么一个争气的儿子,不是每家都有的。(咯咯咯咯咯……)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展会直击||2023全球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暨第七届(北京)无人机产业博览会开幕,无人机网专访安徽航瑞航空动力装备有限公司陶名飞总监
- 展会直击||2023全球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暨第七届(北京)无人机产业博览会盛大开幕,无人机网专访成都华日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张笑语总工
- 展会直击||2023全球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暨第七届(北京)无人机产业博览会开幕,无人机网专访四川九洲防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刘延市场经理
- 垂起固定翼智能无人机库提供商——蜂巢航宇亮相北京2021无人机大会
- 星逻人工智能创始人肖素枝—在时代创新大潮中勇闯“无人区”
- 极飞举办数字农业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共同探讨农业未来
- 打造无人机精准管控之“盾”——访特金网格化系统创始人姜化京
- 发展无人机 规划要先行——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
- 专访极飞科技彭斌:我们是农业科技公司,不是无人机公司
- 专访杨金才:第四届世界无人机大会,诸多亮点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