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创新·青年领航” :航空强度的青春力量在这里激荡
转载 2023-09-11 11:25 航空工业 来源:航空工业9月9日,第四届中国航空强度技术发展青年论坛暨强度与结构完整性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青年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办。本届论坛由强度与结构完整性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航空学会结构与强度分会、中国航空学会预测与健康管理分会联合主办,航空工业强度所承办,来自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大型企业共计3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论坛现场
强度创新 青年领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使他们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强度青年论坛旨在为青年科技人才搭建沟通互动和成果展示的舞台,展现青年科技人才的风采,增进青年科技工作者之间的了解与协作,切实发挥“强度研究的融合器、强度创新的孵化器、强度技术的助推器、强度产业的牵引器”的作用。
强度青年论坛已成功举办三届,成为国内强度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之一。本届论坛以“强度创新·青年领航”为主题,表达了对强度技术发展和青年人才成长的期许:一是强度专业要坚持创新引领,二是青年人才要勇担时代使命。同时,本届论坛也是强度与结构完整性全国重点实验室创建以来的一次重要学术研讨会,对开展领域内高水平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发展 成果显著
过去的三届论坛,秉持推动科技创新、培养青年人才、促进学术交流的初心,青年科技人才依托论坛打造的专业平台,针对强度技术发展和领域内专业技术难题,组建联合攻关团队,形成了一批创新成果,助推我国航空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在自主可控方面,面向型号结构减重需求,基于SABRE软件平台,强度所牵头研发了结构优化设计软件,支撑了多个型号创新研制,并荣获第一届中国仿真大赛一等奖。
在基础研究方面,聚焦民机运营安全,联合开展了结构广布疲劳损伤机理与评定方法研究,建立裂纹萌生寿命概率模型,明确了多裂纹协调扩展过程,为民机耐久性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在关键技术方面,围绕飞机减振降噪技术需求,协同突破了发动机减振安装设计、舱内噪声主动控制和低频隔声超材料研制等诸多关键技术,研发了系列化减振降噪产品样机。
在支撑型号方面,针对严酷气候环境适航符合性验证要求,合作开展了大型客机高寒环境适航技术攻关,形成了民机恶劣气候环境实验能力,填补了我国相关领域空白,开创了国内民机适航验证新局面。
科技创新 机遇挑战
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冷劲松,以“智能材料与人工智能及其空天应用”为主题进行了特邀报告。指出智能系统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不断取得突破,在无人飞行器、机器人等智能产品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智能材料结构赋能人工智能系统,作用功不可没。新材料结构的发展方向呈现复合化、结构功能一体化及智能化三个特点。在展望环节,介绍了变体飞行器的概念、优势和关键技术,展示了智能材料结构在变体飞行器中的典型应用,智能材料结构的研究对于未来变体飞行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冷劲松院士作特邀报告
中国航空工业飞行器强度领域首席专家、航空工业强度所所长王彬文,以“典型航空金属材料和结构冲击疲劳技术研究”为主题进行了特邀报告。从航空装备的冲击疲劳问题出发,介绍了冲击疲劳的研究背景和发展历程,阐述了冲击疲劳研究面临的技术挑战;分享了强度所近年来在冲击疲劳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从冲击疲劳的损伤机理研究、实验方法、工程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展望。他指出,随着我国现役航空装备的大量服役和下一代装备的快速研制,航空材料与结构冲击疲劳问题越发受到重视,尤其是损伤机理、结构定寿等关键问题亟待解决,需要青年科技工作者持续关注、集智攻关。
之后,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工业沈阳所、中国商飞复合材料中心4位专家分别围绕材料动态力学性能表征、空天结构热强度设计、先进材料/结构性能预测以及先进民机复合材料结构技术作专题报告,提出了相关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需求,交流了应对未来挑战的思路。
▲参与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
面对新时期强度专业呈现出的“大强度、新强度、数字强度”的发展趋势,本届论坛还设置了分会场,报告人员围绕复杂力学行为计算仿真、结构系统疲劳与可靠性、装备动力学与噪声控制、战斗毁伤与结构抗冲击、严酷环境强度与适应性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广泛交流。
科技自立自强,青年是重要支撑。本次论坛充分发挥了行业学会、专业学会、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影响力,为青年专家学者提供了沟通互动和专业合作的平台,促进了强度专业的大融合、推动了强度队伍的大联合,对于进一步促进航空强度技术发展,航空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