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台州出台《台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8年)》:以无人机、通用航空和商业卫星为主攻方向,积极引进eVTOL

转载 2024-05-23 10:50 通航委 来源:通航委

5月20日,台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台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8年)》 。方案提出着眼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无人机、通用航空和商业卫星为主攻方向,以“源头创新—成果转化—研发制造—场景应用—技术培训—市场运维”为发展路径,全方位创新、全链条培育、全过程服务,培育低空制造产业集群(基地),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低空产业创新策源地、全国先进的无人机产业高地、长三角陆海联动的低空经济服务示范区。

根据方案,到2026年,台州市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150亿元;到2028年,该市招引标志性项目10个,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主导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此外,方案显示,台州市围绕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城市管理和文旅运动等领域,到2026年,完成打造1个示范应用场景;到2028年,累计打造3个示范应用场景,计划设10条以上无人机航线,开通2条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航线。

据报道,在重点任务上,方案具体包括6大领域内容:

1.加强规划引领。主要是加强低空经济全产业链的顶层设计。

2.推进强链补链延链。主要包括做强无人机产业链条、布局新型航空器产业链条和延伸后服务市场等。

3.推进应用场景拓展。主要包括构建低空智慧物流新模式、培育空中交通(UAM)新形态、打造低空消费新业态、拓展公共治理新场景等。值得一提的是,方案在低空应用场景上体现台州的山海特色,提出打造台州湾新区—大陈岛的物流配送,探索全市的生鲜、果蔬配送等,紧紧围绕台州本地特产需要快速送达的特点,符合现实需求。

4.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加快物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监管服务平台建设和推动空域与航线划设等。

5.推进创新能力提升。主要包括建设高能级的科创平台、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转化、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集聚等。

6.推进产业示范引领。主要包括积极争取试点示范、开展产业先导区建设等。

在保障措施上,主要包括加强统筹协调、加强要素支撑、加强安全保障和加强氛围营造等四个方面内容。

台州市发改委主任颜传华介绍说,台州低空经济发展主要包括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应用场景的拓展、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能力提升和试点示范引领等方面。“比如我们计划打造台州湾新区—大陈岛低空无人机物流航线,进一步便利市民的生活。同时,围绕研学、旅游、运动、体验等,探索构建低空消费新场景,进一步丰富市民的生活。”颜传华说。“下阶段,我们将出台《台州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2025—2035)》,加强规划引领;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作用,探索组建台州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抢抓上级政策红利,推动低空经济发展。”颜传华表示。

据介绍,自2016年来,台州市先后引进了星空智联等30多个重大项目;2019年4月台州空天产业“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列入首批省培育名单。2024年3月27日,台州湾新区通用机场作为全市首个A1类通用机场正式启航。

目前,台州市低空经济产业通过不断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积极构建上游总体集成与设计、中游核心部件制造与整机制造、下游营销与应用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形成了较好的产业链基础。下阶段,将扬长避短、顺势而为、逆势而上,统筹推动。

一是培育优质企业。充分发挥航天科技集团、吉利集团等资源整合和配置能力,做大总部经济。培育台市低空经济制造业链主企业。培育产业链供应链中主业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高的中小企业成为细分行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二是加快打造标志性产业链。做强无人机产业链条,做大卫星产业链条,布局新型航空器产业链条,积极推动行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申报,提升低空经济制造业集聚发展优势,加快形成整机、核心零部件、航空新材料等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

三是推动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国家级无无人机测试鉴定中心、浙江警用无人机项目、精一新材料智能纳米调光薄膜及玻璃生产线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引进电动垂直起降器(eVTOL)、大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无动力航空器、通航小飞机等航空器制造重点项目。

四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台州湾新区已列入浙江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创建名单,将会同台州湾新区对照建设运行指引、评估指标和培育创建方案,汇聚创新资源,迭代产业生态,推动低空经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建成全省未来产业先导区的示范样板。

浙江警用无人机一期项目

在无人机运行保障上:

一是推动空域与航线划设。持续跟进中央空管委《空域管理条例》的出台实施,加强与各级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沟通,研究完善全市航路航线网络布局,推动我市低空空域的有效利用。二是加快物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台州机场通用航空功能,推进台州湾新区通用机场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其他通用机场前期进展,布局若干无人机起降场地和配套设施。三是推进监管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无人机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建设,为低空用户提供空域规划、航线申请、飞行计划申报等服务。四是培育空中交通新形态。鼓励有条件的运营企业开展城市空中交通应用示范,丰富城市空中交通的商业运营模式。五是构建低空智慧物流新模式。积极探索低空配送在山区、海岛、未来社区、智慧园区、风景区、机场码头等场景的应用,开展医疗、卫生、紧急物资、海鲜等物流运输。

据介绍,着眼低空经济的多元化应用和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台州计划引进的重点:商业化应用场景最多的无人机产业和未来出行新场景的新型航空器产业,以及配套引进关键原材料、核心零部件等产业,不断建链、补链、延链、强链。

其中,在新型航空器产业方面,重点关注亿航智能等低空载人飞行器龙头企业,加快引进eVTOL、大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等项目,打造区域应用场景实验基地。在无人机产业方面,依托于我市龙头企业打造的产业链,加大对工业级、消费级无人机领军企业招引,强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在后服务市场方面,加快引进一批低空俱乐部和通航公司等服务主体。在关键原材料、核心零部件方面,依托于现有制造业的优厚基础,瞄准龙头企业,向中游功能模块制造延伸,如飞控系统、荷载系统等,重点招引具备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目标到2028年,全市招引低空经济标志性项目10个。

发布会介绍,台州湾新区作为台州市低空经济的主战场,以无人机通航产业为切入点,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新机遇,奋力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先行示范区。新区的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产业链优势。新区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低空经济产业链基础,拥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78家,打造集研发、制造、运营于一体的航空全产业链。二是航空产业平台优势。新区目前拥有未来产业先导区、空天产业“万亩千亿”平台等省级平台,以及市场监管总局批准设立的国家级无人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三是通用机场优势。新区已建成投运1200米跑道的台州湾新区机场,填补台州通航领域空白,实现无人机“台州生产、台州试飞、台州交付”的闭环运行,为各类低空飞行提供场地支撑和保障。四是配套产业园优势。已建成28万平方米航空航天综合体和35万平方米航空航天配套产业园,无人机航空小镇预留可用土地2000余亩,用于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上下游配套企业。

下阶段举措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积极对接国家相关部委和省级主管部门。积极向上对接,加快创建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依托国家级无人机计量测试中心,引入低空经济、航空领域的重点实验室,为国家低空经济发展争先输出多项标准和规范。

二是标志性场景打造、活动开展方面。争取开通陆岛无人机物流低空航线,开展医疗、卫生、紧急物资、海鲜等物流运输。5月份举办为期15天的全国无人机侦测反制设备实战比测活动并申报全国永久性赛址。

三是打造全省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园。4月中旬已挂牌设立台州湾低空经济产业园,引入绿城物业精心运营3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科研用房、人才公寓、公共食堂等,已入驻低空文旅、智能制造等航空企业6家,正在洽谈10余家涉及无人机整机研发、低空反制设备生产、低轨卫星数据应用、复合材料配套企业。计划到2024年底,打造成为具有极高辨识度、高度集聚的低空全产业链园区。

来源:台州市交通局

编辑:张琦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