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95后”创业小伙:玩转无人机,助力新农业

转载 2020-08-07 08:45 苏水梅 戴岚岚 来源:闽南日报

原文首发于闽南日报2020年8月6日11版

记者 苏水梅 戴岚岚

8月3日上午10时许,在漳州圆山脚下水仙花海的稻田里,今年刚毕业的林洪森一边操控着手机,一边不时地抬头看正在天空飞行的无人机。这是他的公司正在全力推广的农业科技植保无人机,正在对晚稻进行病虫害防治喷洒作业。

林洪森在漳州水仙花海操作植保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 沈昊鹏 摄

眼前“95后”的林洪森年仅24岁,但他已经是宜木公司、宜木叁合、春井园林、博怀电子商务等几家公司的“掌舵人”了。回想起自己创业的过程,林洪森历历在目,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知道。“只要有梦想,就应该朝着梦想的方向奋力前行。”林洪森的目光坚定而执着。

痴迷无人机 为创业埋下“火种”

林洪森出生于云霄县火田镇一个普通家庭。2000年,因父母到漳州开店,他便随父母到市区上学。上高中后,林洪森开始迷上无人机。那些年,只要一有时间林洪森就不停地揣摩:无人机逐渐进入各个领域,不仅可以让人们从不同的视角观赏世界,还可以帮助人们快速高效地做很多事情。比如城市管理、农业、气象、电力、抢险救灾等,无人机的发展趋势必定是越来越好。多少个日日夜夜,林洪森研究了不少关于无人机的资料,他想试着利用无人机为家乡的发展做点什么。

林洪森和他的无人机 李林 摄

农村生活的经历给了林洪森灵感。他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常常在田里看到,每到打药的时节,果农就得背上药箱辛苦打药,由于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这些果农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农民。要是有些家里的老人年纪大无法亲自打药,还得到处找人帮忙。“要是有一种机器,能智能地给农作物打药就好了。”于是,林洪森很快找到了无人机与农业的结合点,“无人机+农业植保”。发展植保无人机,就是要实实在在地促进家乡的农业和经济发展,让老百姓受惠。

有了这样的想法,林洪森就想着买些无人机来试验。可是,还在读书的他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父母做的是小本生意,供自己读书已经不容易了,买无人机得花不少钱,怎么办?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林洪森想了个办法,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到漳州的高校寻找旅游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介绍他们到酒店实习、就业,从中挣到一些劳务介绍费。就这样,他挣到了“第一桶金”。

借助学校平台 让梦想变成现实

转眼,林洪森到了上大学的年纪。为了把梦想变成现实,林洪森在填报志愿前认真研究了一些学校。最终,他选择了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数字媒体与应用技术专业。“因为学校有专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好政策。”

据了解,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积极探索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转专业、弹性学制等,设立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学校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创新创业教育-训练-孵化平台,对接创业导师、企业、投资人,多方发力做好创业指导与服务,为学生创业搭设立体空间。2017年11月6日,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开园,首批遴选12个创业项目入驻孵化,林洪森的“互联网+”农业科技植保无人机项目名列其中。

学校为林洪森免费提供了场地。有了这个平台,林洪森大胆干起来。林洪森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福建宜木叁合科技有限公司。在创业初期,为了打开市场,林洪森把产品带到展销会上进行现场演示,让更多的人了解植保无人机的用途。他还到处奔走,与农民交朋友。回想当初,为了打开平和蜜柚市场,林洪森用了半年的时间,走了十几个乡镇,足迹踏遍平和县的山山水水。“像我这样的年轻人,要得到农民的信任,让他们放心使用我们的产品,需要经过反复的沟通。”林洪森坦言自己其实有点“轴”,认准的事情就会一直坚持去做。

林洪森的“荣誉墙” 李林 摄

“漳州丘陵地带多,以平和蜜柚为例,我们研究出了一套针对果园的智慧解决方案,通过智能监测站,植保无人机一站式服务。”林洪森介绍,无人机第一次飞上天去是为了“读取”一些数据,下来以后装上配置好的药水,再次腾空时,就可以精准地为作物喷洒。根据第一次获取的数据,无人机能在柚子树上方合适的高度进行喷洒,还能根据山的坡度及时调整飞行的速度和高度。

东西好用,也要让农民用得起。为了让农民用得起植保无人机,林洪森想尽办法,通过和农民结成对子,通过租赁、免息借款等方式,让更多的农民使用无人机。“公司坚持开展技术培训,帮助农户深度融入无人机植保产业。”在政策帮助下,政府积极引导,企业组织培训,使传统农民很快成为专业“飞防手”。为了帮助农户使用、保养无人机,他和他的团队成立了专业无人机植保服务团队,上门帮助农户改良土壤,选用优质农肥、农药,进一步减少种植成本。

成功开拓市场 与“伙伴”共同奋斗

慢慢地,林洪森的公司打开了市场。能打开市场,说明植保无人机好用:一架植保无人机单次航程可负重20斤,1小时能喷洒40亩地,效率是人工喷药的70倍。“人工喷药,效率低,难以根除果蔬等作物的病虫害,农民不得不多次喷药,又容易导致用药过量。无人机可以精准喷洒,能让农药从上到下均匀覆盖到农作物上,大幅降低用药量,较好地保护土壤。”

植保无人机还有个优点,就是好操作。林洪森介绍,没有操作基础的人只需通过3至5天的培训就可以通过手机操作无人机,这样的植保无人机可以为蔬菜、果树、茶树等农作物喷洒农药,推广容量喷洒技术之后,与果农采用高压水枪进行喷洒相比,可以节约大约70%的用量。尤其是团队研发生产出相关助剂后,喷洒时加上这种助剂,能有效实现低容量喷洒,不仅节省农药,也降低了对土壤的污染,一举两得。

林洪森的团队进行虫害防治方案调配 林洪森 供图

合作果园,是林洪森一直引以为豪的一种服务方式。他以不久前为一位果农提供服务的例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传统打药方式需要人力把药水背上山坡,然后由人工在果园喷洒,人工成本一亩大约需要30至35元,无人机可以把成本降到20元以内,用药量也可以减少20%以上。目前,位于平和霞寨镇的生态果园示范基地,就是把果园托管给宜木公司,取得旅游、生态、农业合作共赢的一个成功案例。

令林洪森最开心的是在追梦的路上,可以帮助和自己一样的大学生。两年前,林洪森开始创业时是单兵作战,现在宜木公司的团队已经有8人,其中有4人是大学生。如今林洪森已经拥有了宜木公司、宜木叁合、春井园林、博怀电子商务等几家公司。

“现在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这是植保无人机的商机,也是智慧植保最好的一个切入时机。”创业两年多了,林洪森一直在构想着自己的团队如何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为家乡的农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国家倡导要筑牢生态文明之基,走好绿色发展之路。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农业生产的队伍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就能收获越来越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结束采访时,林洪森动情地说:“回家后让妈妈用农民刚刚收获的水稻碾出来的新米,煮一锅稀饭吃。新米煮稀饭吃着有一股甘甜味,以后的日子肯定也会越来越甘甜。”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