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会后报告】第二届航空计量测试与检验检测高峰论坛在成都圆满落幕!

转载 2023-03-11 09:45 士研航空 来源:士研航空

2023年3月2日 第一天上午

航空产业计量与检测新使命及高质量发展

大会主持

王建华

副总工程师兼ARJ21型号总工艺师

原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大会致辞

姜文盛

研究员、二十大代表、航空工业特级技术专家

航空工业成飞特级技术专家

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精彩分享

 · 完善无损检测标准 保障航空产品安全

郭广平,副总工程师,北京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航空风洞中光学测量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衷洪杰,副总工程师,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

 · 软件测试助力航空装备质量提升

李 航,计量技术高级技术师、高级工程师,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民用飞机机载测试传感器应用及要求

齐晓燕,试验验证中心先进测控室副主任、研究员,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飞机防火安全测试技术研究

于新华,研究员,中国民航第二研究所

· 航空关键零部件先进计量检查技术

黄 沙,方案技术总监,海克斯康航空研究院

2023年3月2日 第一天下午

强化计量检测创新,助力民航研发设计

 · 航空发动机计量测试发展浅析

周辉华,质量部党支部书记兼副部长,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 航空发动机叶片的五轴检测技术

张 勇,计量产品业务拓展经理,雷尼绍(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 民用航空发动机产业中的计量检测技术

金 炜,理化计量中心主任工程师,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FARO科技帮助您在制造过程中建立虚拟与现实的联系

王 珂,中国区销售总监,法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无损检测新技术在航空制造领域中的应用及展望

杨 扬,检验检测部无损检测高级技术师,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飞机结构原位无损检测技术新进展

宁 宁,损伤检测与结构维修技术研究室主任,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 中国商用飞机的航空计量技术概况

王建华,副总工程师兼ARJ21型号总工艺师,原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中子成像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尹 伟,工程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2023年3月3日 第二天

夯实溯源保障能力,规范制造维修体系

精彩分享-上午

 · 多层装配结构远场涡流检测技术

张 越,无损检测技术主任师、高级工程师,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便携式及自动化3D扫描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创新应用

何其彧,中国区大客户经理,Creaform形创

 · 国产激光跟踪仪研发与应用

周维虎,光电技术研发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

 · 德普赛科高精度三坐标在航空零部件测量中的应用

涂 嘉,销售总监,西安德普赛科计量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 圆桌论坛 】先进无损检测技术,助力航空产业发展

张 越,高级工程师,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宁 宁,损伤检测与结构维修技术研究室主任,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谢永乐,教授,电子科技大学

张 集,检验中心主任助理、高级工程师,中国航发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李本事,系统工程师,国营川西机器厂

向伦慈,博士,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精彩分享-下午

 · 航空零部件的数字化追溯体系建设

张澄宇,执行秘书长,工信部长三角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

 · 微区分析技术在航空发动机金属屑检测中的应用

刘仲文,高级工程师,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

 · 基于型号的专用测试设备技术管控

马 毅,计量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航空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 原位力学测试表征技术及其在航空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魏振伟,高级工程师,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毫米波近场合成孔径成像技术及在复合材料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谢永乐,教授,电子科技大学

 · 超温和超转发动机涡轮叶片组织与性能表征

吴业琼,高级工程师,国营川西机器厂

 · 液体HJ发动机涡轮泵健康监测及故障预警技术研究

陈禛怡,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 航空航天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评价与疲劳性能预测软件

张哲峰,材料疲劳与断裂实验室主任,材料失效分析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主办位:

士研咨询成立于2005年,致力于为组织领导者提供沟通交流与专家智库平台。通过二十年沉淀与积累,覆盖了金融与投资、交通与运输、消费与文旅、医药与医疗、能源与资源、高科与电信、公用与政府等产业领域,服务着全球500强和万余家领导型企业,汇聚了百万余名机构决策者,并与千余家产业权威机构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士研咨询秉承专业立身的理念发展队伍,现拥有百余名专业的资深人员,核心管理团队都具有十五年以上的专业经验。 

联合主办单位:

《航空工程进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西北工业大学和中国航空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61-1479/V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8190,A4开本,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集学术性、权威性、前瞻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较高学术价值,作者和读者遍布全国航空航天相关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是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专业人才学术交流的新型平台。

指导单位: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成立于1961年2月28日。学会是国家民政部批准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学术性、非盈利社会团体。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接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的业务领导,是中国科协的团体会员单位。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测量技术联合会(IMEKO),担任该组织理事会理事。在IMEKO的25个专业技术委员会中有29名专家加入并承担主要职务。

战略合作伙伴:

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航空工业成飞),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出口主要基地、民机零部件重要制造商,国家重点优势企业。航空工业成飞积极践行“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理念,在军机方面,研制生产了歼5、歼7、枭龙、歼10 等系列飞机数千架,歼-10飞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外军机用户达十多个国家。在民机方面,与成飞民机公司一道承担了大型客机C919、新支线客机ARJ21、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机头的研制生产;是国际一流的民机大部件供应商,累计生产交付民机转包产品一万多架份。大力发展无人机产业。航空工业成飞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质量奖、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奖等荣誉称号,是中国企业形象AAA级单位。

支持单位:

四川省航空宇航学会是由在川、渝两省市从事航空航天技术服务、教学和产品研制的企事业单位及相关单位为依托的跨部门的非盈利法人社会团体,是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结成登记成立经省科协接纳的学术性组织。

中国航空学会预测与健康管理分会是挂靠于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下的,主任委员是李应红院士,联合团队为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623),空军工程大学(空工大),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601),中国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商发),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615),西安交通大学(西交大),西北工业大学(西工大)。

协办单位:

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联盟成立于2020年6月,是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推动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要求,由我市航空航天领域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研究、开发、制造、运营、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和有关机构共同发起、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联盟接受市口岸物流办和市经信局的业务指导,是全市产业生态圈中,首个实体化注册运营的联盟。主要职能有:1、宣传国家、省、市有关航空航天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协助主管部门制定行业标准、政策办法、产业规划等;2、组织航空航天产业市场开拓,促进项目对接、业务合作,宣传发布行业信息,编辑出版相关资料、报告、期刊;3、组织开展对外交流活动,指导和举办与会员企业相关的会议、展览、培训、评价表彰等活动;4、向会员开展行业指导、技术咨询、行业调查、评估论证、人才培训、技术交流、专家顾问等服务;5、筹备、组建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研究院及成立产业专家委员会;6、组织参与课题研究、项目申报、产业投资等(不得从事非法集资、吸收公众资金等金融活动)。

联盟作为促进航空航天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供应链上下游和左右岸资源要素整合提升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政企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政产学研用融”一体化融合发展。为提升产业凝聚力和竞争力,推动航空航天产业建圈强链发展,联盟始终坚持整合资源、开放共享,积极与省市区有关部门和国家级行业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与往来,积极促进企事业单位协同合作,引领联盟成员在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广泛参与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以全球视野推进开放共享与协同联动,为促进成都航空航天产业合作交流和产业进步注入了活力,也成为成都市航空航天企业开放合作的交流平台和服务窗口。

成立以来,联盟坚持做好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产业活动、组织一次学习培训、发布一期动态信息等“三个一”活动,定期开展企业走访调研与上门服务,累计走访企业、合作单位超150家,接待省内外政府、企业、机构交流考察团近100次。积极整合政企、科研院所、高校职校、金融机构的政策、人才、科技供求等信息,形成了活动组织、市场推广、资质申办、供需对接、人才服务、项目申报、专家智库、金融投资八大服务体系。先后组织产业合作交流会、产业政策解读培训、机会清单发布会、企业供需对接会、专题技术研讨会、“校企双进”等产业活动40余场,参会人数超1000人次。

此外,联盟还积极组建航空航天产业联盟专家智库,已储备全市来自不同细分专业领域的航空航天专家160余人入库。牵头运营成都市航空航天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从人才招聘、人才培训、产学研等多个维度推进校企合作、产融结合,助力产业人才体系建设。

通过2年的筹建与运营发展,目前已在航空整机(含无人机)、航空发动机、机载航电、关键大部件、航空维修、民航运输、通用航空、航空物流、航空金融、商业航天等多个领域聚集了200余家企事业单位。其中理事及以上单位30家,包括成飞、611所、航发成发、四川航空、航天七院、涡轮研究院、民航二所、电科十所、凯天电子、国营川西机器厂、国营锦江机器厂、中电科航电、中航无人机、中移成研院、海特集团、爱科特、纵横股份、航天科工微电子、电子科大、成都工业学院、成都航院等成都市航空航天领域龙头企事业单位,甚至有来自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地的企业主动加入联盟。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