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大队副大队长郑潇华:从航拍爱好者到无人机高手
转载 2020-06-06 11:18 无人机世界 来源:无人机世界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当警察遇上无人机,天空多了双“眼睛”,城市多了份安宁。
“启动‘空地一体’打击方案!”一声令下后,挂载8枚催泪弹的无人机,在目标区域垂直投放。刹那间,地面烟雾缭绕,无人机对目标展开精准射击……眼前这幕震撼人心的演习,正是由无人机飞手,通过遥控器远程操作实现的。
他叫郑潇华,今年35岁,浙江省湖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无人机大队副大队长,2011年从浙江警察学院毕业后,经过多年刻苦钻研,现在已是全省警用无人机领域的重量级人物。
2018年4月,郑潇华在湖州市特警支队训练场测试新研发的无人机挂载。
源于兴趣,成于认真
“第一次接触无人机是朋友带我去玩航拍,无人机拍摄的上帝视角让我觉得很震撼,后来自己也买了一台。”从此无人机航拍成为郑潇华的爱好。
2018年2月,湖州市公安局为应对日趋复杂的治安形势,开始推进特殊场合警用可视化应用建设,成立了全市首支警用无人机技战术团队。而要开发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实践应用,当务之急就是挑选出适合的“飞手”,时任湖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作训科民警的郑潇华主动报名。
相较普通无人机航拍,警用无人机操作需要更多的技巧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刚开始,郑潇华连水平360°、水平“8”字等基础实操科目都不能顺利完成。他时常感慨道“八向操作杆、十几个键位,一次小失误就可能造成数万元一架的警用无人机坠毁”。
训练期间,郑潇华一天下来要飞十几个小时,一架无人机要换二十多块电池。为此,他的两个大拇指内侧全被磨出了茧,经常在户外试飞无人机也让他的皮肤变得更加黝黑。
空余时间,他还学习了工程力学、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原理等多本专业书籍,动手拆卸和组装各类警用无人机,自主研发警用无人机挂载装置,进一步拓展了警用无人机在高空侦察、反恐处突、救援等警务任务中的应用。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荣誉总是给肯付出的心。2018年5月,郑潇华和同事代表湖州市公安局参加首届“全省公安机关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战演练”,荣获应用奖、创新奖、组织奖“大满贯”。他自主研发制作的38毫米多管发射器、79冲锋枪警用无人机挂载装置,更是令全场所有人刮目相看,在全省得到推广应用。2019年8月,因工作出色郑潇华被提拔为湖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无人机大队副大队长。2019年12月,他带队参加“全国警用航空器实战演练”,精准出色地完成了各类高难度项目,获得公安部和全国各地警用无人机专家的一致好评。
2018年10月,郑潇华(左)在湖州市特警支队训练场训练无人机编队fei'xin
击毙疯牛,功不可没
两架警用无人机起飞,犹如一双“天眼”,帮助特警突击队员精准狙击一头藏身于近3米高芦苇荡中的疯牛。
2019年1月13日下午,湖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无人机大队接上级指令,南太湖新区有一头疯牛攻击村民后,躲进一片芦苇荡,再次伤人的可能性较大。
芦苇地区域宽广,一簇紧挨着一簇的芦苇近3米高。人走进去,不用1分钟就看不到人影。
保护群众刻不容缓!考虑情况特殊,郑潇华立即带领警用无人机飞手胡亚伟、刘凯,狙击手陈铭明,观察手杨利军赶赴现场。
当日阴天,气温0℃-8℃,东风1级,能见度2公里。郑潇华在升高至两层的登高车上,举目远眺,除了一片片芦苇,压根儿就看不到疯牛的身影。他当机立断,让刘凯迅速起飞大疆御2警用无人机,在40米的高空中进行搜索。载有热成像功能的大疆御2只用了不到1分钟的时间,就发现了疯牛的具体位置。
疯牛虽然被发现了,但现场狙击条件有限,并不适合狙击手狙杀疯牛。郑潇华再次下令让胡亚伟操纵搭载喊话器的大疆M210警用无人机飞至疯牛上空,悬停于其头顶5米高的地方,决定采取大疆御2警用无人机大速度机动飞行、大疆M210警用无人机空中喊话威吓等方式将疯牛驱赶到指定区域。
疯牛走得特别慢,用了一小时才走到1000余米开外的芦苇荡边缘区域。而此时已是17时,天色渐晚,能见度持续下降,狙击难度不断上升,留给郑潇华的时间不多了。
狙击手陈铭明和观察手杨利军虽然通过大疆M210停留的方位能判断出疯牛的大概位置,但芦苇荡依然严密地挡住了疯牛的身影,挡住了狙击的视野,贸然开枪势必会造成疯牛再次逃窜,伤及周边村民。郑潇华仔细分析警用无人机回传的视频图像,发现在些许的芦苇缝隙中能看到一丁点疯牛的身影。“时机到了!”他立即告诉陈铭明,紧接着“砰”的一声,百米外的疯牛被精准击毙。
“这起任务是湖州市公安局首次通过警用无人机与突击队员紧密配合成功处置的一起突发性事件,也是湖州警航近年来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的一个缩影。”据湖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无人机大队大队长李惠国介绍,“湖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无人机大队成立于2018年8月,至今,圆满完成了联合国地理信息大会、第十六届省运会开幕式等重大安保活动的无人机安保管制工作,积极参与了多起重特大案件搜索抓捕任务,守护了一方安宁。”
飞行高手,战“疫”奇兵
2020年2月19日,郑潇华在浙皖交界高速卡点,运用无人机喊话提醒过境车辆人员申请健康码,查看堵车排队现象。
“这里是湖州市公安局警航队,疫情防控期间请戴上你们的口罩,不要聚集!”这是郑潇华今年春节以来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作为一名警用无人机飞手,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所在的湖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无人机大队配合街面巡逻警力,对全市小区、超市、企业等重点区域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防疫知识宣传,并开展空中巡逻监督,劝返聚集人群,劝导不戴口罩等个人防护不到位行为,排查各个角落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吹响了防疫战斗的冲锋号!
郑潇华表示“警用无人机具有‘飞得高、喊得响、覆盖广、无接触’的特殊优势,在开展空中巡防、空中疫情防控宣传等工作中,不仅节省警力、提高工作效率,更有效规避了人群接触带来的传播风险”。
眼看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郑潇华稍稍舒了一口气。但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到来,走访时了解到一些重点企业有厂区消毒的需求,他又忙碌了起来。
“没想到无人机还能这样用,园区这样消杀一遍,我们复工安心多了。”2月17日上午,在湖州市南太湖工业园区,装载着16升消毒液的大疆T16警用无人机正在对企业公共区域进行低空喷洒,看到无人机缓慢上升至半空,沿着指定线路覆盖式地向下喷洒消毒液时,企业负责人啧啧称赞。
“我们警用无人机消毒相比传统的人工消毒有很多优势,效率高且喷洒均匀面积大。传统的人工消毒2亩地至少需要半个小时,而无人机只需要3分钟。对于一些不方便人力消毒的角落,无人机也能进行无死角地消毒。”郑潇华说。
疫情发生以来,郑潇华所在的湖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无人机大队,共出动11架空中警用无人机,启动飞行344架次,飞行时间超过6900分钟,完成对全市171个小区的实时监控巡防,为相关重点企业的重点部位开展空中消毒700余亩,切实提高了全市疫情防控水平,有效保障了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本文图片由湖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提供)